今天是:2020年12月21日 星期一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阐述中国法治特色,弘扬中国法治精神
多部门权威发声 勾勒养老金投资路线图
发布时间:2020-12-21 09:22 | 来源:经济参考报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和资本市场改革都已进入深水区,需要在坚持顶层设计基础上统筹规划、协同推进。这是12月1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保障论坛暨《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20》发布式上释放的重要政策信号。

  当天论坛上,来自财政部、人社部、银保监会、社保基金理事会等相关部门的权威人士齐发声,释放了加快我国建设养老保险第三支柱的政策信号,明确了下一步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路线图。

  财政部社保司司长符金陵表示,对于人口老龄化国家已经做出有效的政策储备。划拨国有资产、增加财政资金等措施正在各部门有力推进。目前我国已基本建成多层次、多支柱的养老保险体系,形成了庞大的养老保险基金。基金采用市场化方式投资运营,实现了保值增值。全国目前有2/3的省份和社保基金会签订了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合同,总投资额突破1万亿,到位资金也接近1万亿。

  此外,年金基金投资成为新增长点。符金陵指出,目前建立年金的单位户数超过100万户,积累资金近3万亿元。为支持各地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最近还拨付了612亿元,明年将继续安排一部分资金。下一步将继续推动职业年金投资运营工作,未来年金基金规模将呈现稳定、快速增长态势。

  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符金陵透露,“近期我们配合人社部研究制定支持养老保险第三支柱发展的措施和政策,综合利用税收优惠等手段,希望能够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进一步布局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提高广大参保人员的养老待遇水平。”

  银监会首席风险官兼新闻发言人肖远企表示,目前我国商业养老金融发展相对滞后,第三支柱税延商业养老保险规模非常小。但也要看到,我国储蓄存款、理财、保险资金三项规模合计已经超过150万亿元,这是庞大的金融资源,可转换为第三支柱养老金的资金空间非常巨大。

  肖远企还表示,资本市场改革正在加快推进,市场主体对直接融资特别是权益融资的需求不断扩大,为养老资金的保值增值提供了重要支撑。要通过有效引导和改革,将个人储蓄和个人投资的一部分资金转化为商业养老资金。目前各方面的基础和条件都比较成熟。

  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养老金部主任陈向京指出,规模可持续、期限较长的基本养老保险资金能够在资本市场发挥重大作用。可以适当提高风险容忍度,增加股票、股权的长期权益类资产投资,更好地支持我国经济转型、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资产。

 


责任编辑:朱明宇
最新文章
预订高峰期来临 元旦国内深度游热… 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年内转正 两部门:加大对重点外资企业金融支… 南方多地重现限电 发改委:已采取… 我国电能替代进入深水区 南京货运中心海铁联运运量同比翻番 1.79万亿元!是什么让外资买买买 浙江庆元:800米高山成创富新天地
推荐文章
农业农村部研究部署“十四五”及20… 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年底预计超90万… 水利部召开安全生产领导小组专题会… 农业农村部:全面谋划好明年农业农… 人社部等五部门联合开展2021年度“… 外汇局 11月份银行结售汇顺差30亿… 嫦娥五号任务月球样品交接仪式举行 民航局介绍“十三五”期间民航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