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9年12月16日 星期一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阐述中国法治特色,弘扬中国法治精神
博爱县司法局七大举措惠民生
发布时间:2019-12-10 14:34 | 来源:中国法制与新闻网


       通讯员:樊瑞楠   博爱县司法局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中,坚持宗旨精神,强化为民意识,转作风、强担当、抓落实,深入基层,贴近群众,贴近民生,立足本职,不辱使命,以优质的法律服务利民惠民,努力提升人民安全感和满意度,为我县全面推进“一轴两城五区”发展战略,营造公正高效的法治环境。
       一、发扬“枫桥经验”,人民调解保平安。人民调解工作坚持走群众路线,认真开展各类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有纠纷,找调解”已成为群众寻求解决纠纷优先考虑的途径。无论遇到什么矛盾纠纷群众都会在第一时间想到人民调解,及时找到人民调解委员会解决问题。在受理的各类调解案件中,50%以上都是婚姻家庭纠纷,为此,我局专门成立了以全国模范司法所长王基路为品牌的“王基路家事调解室”。今年以来,各级各类人民调解组织共调解矛盾纠纷4000余起。我局人民调解工作多次受到国家、省、市、县表彰,为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建设做出了贡献。
       二、法援助弱维权,“用心”创建人民满意服务窗口。博爱县法律援助中心着力维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用“心”创建人民满意服务窗口。一是“热心”。对上门申请法律援助的当事人,热心服务,有问必答,使其带着疑问而来,带着满意而归;二是“细心”。细心倾听民情民意,积极解决求助者的困难;三是“耐心”。对求助者做到耐心,引导求助者通过法律途径解决诉求;四是“贴心”。对涉及群众利益的法律援助事项,向全社会公开,做群众的贴心人;五是“爱心”。开通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对老、弱、病、残、贫困户的法律援助申请,坚持“三个优先”,即优先接待,优先受理,优先安排,做到“应援尽援”;六是“暖心”。 对上门申请法律援助的当事人,做到“一张笑脸相迎、一把椅子让坐、一杯热茶暖心、一腔热情办事、一声祝福道别”,受到了全县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好评。
        三、公证阳光护航,便民服务促和谐。持续开展公证阳光护航活动,提高公证质量和公信力。一是预约上门为孤寡老人、残疾人服务;二是对现役军人、低保户、下岗职工、伤残人员等特殊人群,费用予以减免;三是每年五一节免费为县级以上劳模办理公证;四是重阳节为80岁以上老人免费办理遗嘱公证。同时持续开展公证阳光护航活动,围绕全县重点项目招投标、征地拆迁等内容,为企业、为当事人提供便捷高效的“一站式”、“一条龙”公证服务。博爱县公证处对外承诺,简易案件当日办结,一般案件五个工作日办结。目前,我县公证业务范围已涵盖家庭、个人、单位、企业的身份、关系、财产、经济、经营等活动的方方面面,涉及九大类三十余项,为我县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秩序的稳定发挥了应有的保障作用。
       四、律师深入重点企业,助力企业经济发展。组建了10支3人法律服务小分队,定期深入河南省汇隆有限公司、博爱县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等10个重点企业,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律服务活动。通过开展法律讲座、参观厂房、走访职工等形式,深入了解企业的基本情况,为其“量身定制”法律体检方案。今年初某公司大门突遭群众围堵,场面混乱不堪,20余辆货车被堵,更危险的是这些车辆均属易燃易爆物品,情况十分紧急。我局闻讯主动出击,迅速派出有经验的优秀律师和调解员赶赴现场,凭借丰富的法律专业知识和过硬的业务技能,帮助企业快速、高效、稳妥地化解了这次危机。
       截至目前,我局共为10余个企业发放各种法律知识宣传资料26000余份,开展法律知识讲座20余场,为企业审查合同92份,完善合同18份,解答法律咨询400余人次,为优化企业生存环境,提供了坚强的法律保障。
       五、积极参与扫黑除恶,消除涉黑涉恶隐患。组织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依法履行辩护、代理等职能,积极参与打击黑恶势力的违法犯罪活动。指导律师办理涉黑涉恶案件时,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忠诚履行律师职责使命。发挥社区矫正职能,加大对社区矫正重点人员的管控力度,实行实时定位,逐一建档立案、实行动态管理。全面抓好监管场所安全稳定工作,强化教育改造、线索摸排,确保特殊人群监管、教育、改造无死角。对在册的181名社区服刑人员开展一次全面分析研判,尤其是针对故意、暴力性犯罪和涉嫌黑恶势力人员进行重点掌控,了解思想动态,有问题早发现早治理,确保实现“管得住、矫得好、不出事”工作目标。积极做好刑释解教人员的教育转化和安置帮教工作,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去向晓”,认真落实各项帮教措施,减少和杜绝重新犯罪,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六、围绕扶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扶贫。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助力所包省级贫困村双庙村脱贫攻坚。一是加强驻村党建工作。利用第一书记项目资金投资20万元完善村党员之家、党校等阵地,建起灯光球场、村文化图书室,增强党对群众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齐心协力搞产业扶贫;二是积极开展党员联户活动。组织党员联系贫困户,入户宣传扶贫政策,开展“送温暖”活动,帮助贫困户解决实际困难;三是实施“党建+产业扶贫”战略,先后争取扶贫项目资金150余万元,建成蔬菜大棚87座,常年提供务工岗位12个,其中贫困户8人,全村102户贫困户全部参与收成分红;四是发展服装加工扶贫项目,利用到户增收项目投入38万元建成服装加工基地,车间内有15名长期工,贫困户5名在内务工,人年均收入可达10000元。
       俗话说“春种一块姜,冬收万块子”,今年初积极争取扶贫项目资金30万元,发展大棚生姜种植30亩。霜降之后正是收姜时节。在双庙村的扶贫产业种植基地中,博爱县司法局党支部组织党员干部正在兴致勃勃地帮助农民收姜,一堆堆黄澄澄的“姜山”,充满了丰收的气息。
       七、积极开展法律“七进”活动,将法律送进千家万户。通过实施法律进校园、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 进军营“七进”普法活动,进一步提升全县人民的法治意识,营造学法、知法、守法的社会氛围。我局联合县法院、公安局、检察院、教育局等部门为全县80余所中小学校配齐了法治副校长,让普法教育走进学校、走上讲堂。结合美丽乡村、全域旅游、扶贫攻坚、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组织机关人员、律师、法律志愿者等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开展普法宣传和法律咨询。
       今年12月4日是第六个“国家宪法日”。围绕“弘扬宪法精神,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主题,我县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宪法宣传周”活动。在博爱县光智中学举行了焦作市“宪法进校园”活动启动仪式,市、县有关领导和全校师生开展了升国旗、奏国歌、讲读宪法、校长领读宪法、“学习宪法 忠于宪法”签名等活动。在幸福湖公园组织全县40多个单位集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宪法宣传活动。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各部门也通过宣传车、LED屏幕、悬挂横幅、张贴宣传挂图、法律自愿者下乡流动宣传等开展形式多样的宪法宣传。为弘扬宪法精神和建设法治博爱营造良好的大普法舆论氛围。



责任编辑:高鹏
最新文章
线上线下一体化协同治理 我国电子… 博爱县司法局七大举措惠民生 旬阳检察:盘点收获深剖析 红脸出… 湖南省衡南县泉湖镇以群众满意为目… 安徽宿松:九姑乡召开干部《宪法》… 组织考生非法使用兴奋剂 以组织考… 山东辟谣|微信“拆红包”会泄露个… 安徽省宿松县九姑司法所到新安村卫…
推荐文章
“手上的族谱”:台湾少数民族排湾… 澳门原创粤剧《镜海魂》文化现象的… 三代人 二十年——澳门回归的“记… 中国银行香港金融研究院成立 致力… 教育部:内地与澳门教育交流合作生… 沈跃跃出席澳门妇幼发展成就展开幕… 崔世安勉励特区政府团队为澳门作出… 国际服务贸易创新研讨会在里约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