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8年01月30日 星期二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阐述中国法治特色,弘扬中国法治精神,《法制与新闻》官方网站
普法工作亮点纷呈 法治观念深入人心
发布时间:2016-01-21 14:47 | 来源:海南日报(海口)


连日来,由省司法厅、省普治办组织的海南“六五”普法新闻宣传环岛行活动先后来到临高、东方、儋州、三亚、保亭、海口、定安、琼海、万宁、洋浦等市县,围绕各地普法工作的亮点做法和先进经验进行实地调研。

从调研情况来看,“六五”普法实施期间,我省各地、各部门以弘扬法治文化、培育法律信仰为主线,突出重点,创新载体,扎实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为我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营造了良好法治环境,在全面法治化建设征途中,演绎出一曲昂扬雄壮的“六五”法治交响乐章。

临高

将治安调处延伸到每艘船

位于临高县调楼镇北部沿海的抱才村,是一个纯渔业行政村,也是革命老区村庄,全村总户1416户,总人口6389人。抱才村以海洋捕捞为支柱产业,海上船员2016人,现有大小渔船236艘。

“六五”普法期间,抱才村积极推进全村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活动,以3个海上流动党支部为单位,成立了海上船队治安调解小组和36个船队配备治安管理员、调解员、值班员和瞭望员,及时做好渔场第一线纠纷工作,并组织36组船队船老大进行业务培训,制定《海事、渔事治安巡逻调处规则》,进一步把治安调处工作延伸到每艘船上,引导渔民依法及时调处各种矛盾、治安纠纷案件,致使各种纠纷案件逐步减少,有力地推动了海上救助和涉外网具纠纷的妥善处理。

东方

小额信贷员送法入户

在东方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一网点,《防范诈骗保护财产》《防范和识别金融诈骗》等宣传册放在业务大厅供市民免费取阅。农信社具有“网点多,覆盖面广”的特点,东方市农信社为落实农村普法工作,还特别增设了营业网点,以网点为主要的普法阵地,并建立网点普法联络员制度,为该市18家网点都配备了5名以上的普法联络员,负责网点和地区周边的普法宣传教育活动。

据了解,东方市农信社现有45名小额信贷员,自小额信贷业务开展以来,累计房款信贷6个多亿,涉及农户5万多户。他们平时骑着自行车行走在乡村小道,在为村民办理信贷业务的同时,也将普法教育深入农村,深入每一户家庭。

儋州“法律集市”送上法律知识大餐

自2011年4月以来,儋州市司法局结合农村墟日赶集这一习俗,率先在全省推出“法律集市”活动,把涉及人民调解、信访、婚姻家庭、禁毒等与农民生活、生产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制作成小册子,再根据小册子制作若干载有简单法律问题的答题卡,在墟日时悬挂。参与者只要能答对题目,即可取下答题卡兑奖。

目前,“法律集市”足迹遍布儋州市17个乡镇及农场,已从最初的有墟日赶集习俗的镇,逐步扩展到了各村(居)委会、社区、学校、企业、单位、机关等,成为全市“六五”普法的重要形式和载体,贯穿整个“六五”普法全过程。

据介绍,作为一种活跃在基层普法工作舞台上新的普法形式,“法律集市”启动以来,全市已开展72场普法活动,累计发放法制宣传资料10万份,兑现奖品7万份,受教育群众达20多万人。

三亚

为外来务工者撑起法治蓝天

三亚市月川临时用工劳务市场法治教育基地和法律援助服务站于2015年8月20日正式揭牌,专门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免费的法律服务,由执业律师、社区法律志愿者及社区调解委员会担当法律顾问,工作人员每天轮流值班,随时解答居民的疑问。

在这里,笔者看到了《老年人法律援助服务手册》《农民学法用法读本》《进城务工人员学法用法手册》等法治宣传资料,方便务工人员在服务大厅里找工作的时候看看资料学学法律。

据悉,2015年8月底以来,该法治基地在开展外来务工人员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中,共开展了法制讲座8场次、法治文艺演出1场次,出法治宣传栏6期,开展法治图片展3场次,播放法治宣传片11场次,为30多名外来务工人员提供法律援助服务,现场解答外来务工人员法律问题36人次,发放普法购物袋和普法折扇等物品5000多份,受教育的外来务工人员达10000多人次。

保亭

首创“三信三爱”普法新平台

2015年12月22日,笔者来到甘什村委会南电村,这一天也是村小组举行“村民学习日”的日子。近百名村民自发来到村小组文化室,学习主题为“日常生活中的违法犯罪”的法治课。这是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探索农村“三信三爱”(信党信法信组织,爱村爱邻爱亲人)基层党建工作新模式,创新法治宣传平台的新尝试。

据了解,建立“党群议事日”制度后,要求对涉及村集体利益、村民公共利益、惠农政策的实施等事项,都必须提交到党群议事会上讨论,由全村代表集体研究决定。这有效引导了群众从漠不关心、不支持转变为积极建言、主动参与村里事务决策和公益事业建设。

通过在村小组一级完善“美丽村民日、美丽村庄日、村民议事日”等一系列制度为抓手,有效发挥出党员在涉及本村法治宣传教育、矛盾纠纷解决、社会公共事业等方面的模范带头作用,充分体现基层自治与基层民主,逐步形成和谐、民主、尚法、文明的良好法治氛围与社会风气。

海口

法律服务进村入户

从2015年4月起,海口持续一年开展“法惠百姓服务万家”主题活动,法制宣传员、普法志愿者、人民调解员等相关人员深入村居“两委”,不断完善基层法律服务体系的建设,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需求。

活动期间,各区每月均开展不少于1场的村(居)法律集市集中宣传活动,组织法治宣传员、普法志愿者、人民调解员等深入实地发送各种法治宣传资料和普法读物,与基层群众进行面对面的宣传、咨询、交流。

去年以来,海口秀英区司法局组织有关部门先后在各镇街举办集中普法宣传活动20多场,开展了宪法知识咨询、送法进社区、送法进农村、法治宣传车巡回宣传、法律图片展、志愿者服务等系列活动,共发放法治宣传资料36000多份,赠送法律知识手册2000多份,解答群众法律咨询近3000人次。

定安

精心打造三大普法新品牌

定安县是农业大县,农村人口约为22万人,约占全县总人口数量的70%,因此,农村普法也成为该县普法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提高全县人民法律素质的关键。自开展“六五”普法工作以来,定安县在继续开展“法律六进”活动的同时,先后探索出了“喝茶唱戏学法”“强化普法阵地建设”“开拓普法基地”等普法新路子、新品牌,普法工作实现从灌输式到互动式转变,使法治观念更能入脑入心,为打造“定安之城”、创建“法治定安”奠定基础。

其中,定安县定城镇山椒社区多校村“知海书屋”主人孙衍吾,30多年来,利用书屋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普法活动,经常到定安县一些中小学开设法制讲座,举办暑期青少年法制讲座,并设计法制黑板报在路边展览、还在节假日举办法制图片展等。如今,“知海书屋”已成为定安县名副其实的法治教育基地。

琼海“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成效显著“六五”普法期间,琼海市结合本地实际,深入开展了“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要求在全市“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中打造“八个一”“三个室”。“八个一”是每个村民有一本普法小本子,每个村委会有一个法律图书角、一个调委会、一名法律顾问、一名法律援助联络员、一个法治宣传栏、一所农民法治学校、一条固定的法治宣传标语;“三个室”则是指每个村委会有一个法律咨询室、一个人民调解室、一个法律援助室。

2011年以来,琼海市普治办还编印《琼海市法治宣传手册》《农村实用法律知识100问》《进城务工人员学法用法手册》等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法治宣传资料,并免费送到全市90%以上的农户家中。

截至目前,琼海市已建立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6个,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76个,全市村民的法治观念、民主意识进一步提高,已经基本形成了自觉遵纪守法、自觉维护安定团结的良好法治氛围,有力地推进全市农村经济发展,推进了全市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进程。

万宁

创办“法治夜校”为村民普法

近年来,农村广大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法治理念和法律素质得到明显提升。但随着形势发展,特别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时期下,农村法治宣传教育出现诸多新情况、新问题,面临新一轮的困难和挑战。

为了破解农村普法难题,万宁市司法局注重贴近农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不断开拓普法平台,探索建立了适应农村普法的“法治夜校”。此后,万宁对全市农民法治夜校组织形式和培训内容进行精心设计,在全市207个村委会(社区)全面铺开农村法治夜校、法治宣传栏、法律图书角、人民调解室、十户一组“学法中心户”等农村普法阵地建设,为农村普法奠定坚实根基。

自2014年1月开始至今,万宁市共在74个村委会(社区)建立农村法治夜校,并每年至少新增10个,最终实现全市农民法治夜校全覆盖。通过学习或培训,村民法治意识普遍增强,打架斗殴事件明显下降,村民学法、用法、守法的氛围进一步浓厚。

洋浦

以孝普法树立标杆促学习

干冲区位于洋浦经开区南部。在干冲区办事处高山社区工作站,办公楼周边石头上刻着一个大大的“孝”字。在工作站门口,两排写着“高山社区荣誉栏”的尤为引人注目。荣誉栏里分别展示着村里的“好公公、好婆婆、好媳妇……”

每年年底,干冲区都会举行“好村民、好媳妇、好公公、好婆婆”评选活动。上了荣誉榜的村民,会对他们形成一种监督,好了会要求更好。没有上榜的村民则会以他们为标杆,争取上榜。

据介绍,几年前,高山社区也是一个有着诸多问题的复杂社区,和隔壁村子打架斗殴的情况时有发生,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完全是一片空白。目前,高山社区基本实现了“孝敬老人、老人教育青少年、干部帮扶困难户”的和谐局面,高山社区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孝心村”。

“高山社区不仅是洋浦道德建设的一个缩影,同时还是一个普法教育基地。”冯关深说。因为法律是社会道德的体现,也是一个底线,如果一个社会没有道德的标准、没有社会的价值观,那么人人都有可能犯法。在普法过程中尤为应该注意普法与道德、公德教育相结合。 



责任编辑:admin
最新文章
兖州市颜店司法所再“亮剑”开展基… 南通30个出入境受理点打造15分钟便… 法律服务送上门矛盾才能不出村盐城… 三门峡市陕州区:“法律服务进基层… 普法工作亮点纷呈 法治观念深入人… 阳谷县司法局送法律服务健康义诊到… 关于35家餐饮服务单位经营的食品… 法律服务进训练场
推荐文章
全国人大常委会举行第一百零九次委…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 最高检对张文中案顾雏军案同步审查… 公安部:严肃追责赌博幕后保护伞 打… 最高检已纠正7件涉产权刑事申诉、… 公安部党委召开2017年度民主生活会… 最高检:谨防假冒检察机关实施电信… 曹建明:坚决拥护党中央关于宪法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