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0年03月18日 星期三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阐述中国法治特色,弘扬中国法治精神
头部投资机构把脉A股机会:中长期布局时点来临 科技消费为重点方向
发布时间:2020-03-18 14:05 |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受海外疫情蔓延及油价暴跌影响,近期全球股市动荡,开年后走出反弹行情的A股市场随之调整。广发基金权益投资团队表示对A股中长期表现保持信心,目前或是中长期布局的良好时点。科技板块依然是广发基金长期看好的重点投资方向,包括5G、计算机、操作系统等细分领域。此外,受疫情影响,医药、必选消费品等领域的投资机会也值得关注。

 

  长期布局科技和消费

  进入3月以来,科技股出现一定幅度调整,刘格菘分析,这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科技股短期涨幅较大,二是受疫情影响,消费电子的需求和其他消费需求都受到冲击。

  “通过产业链上下游数据分析,我们发现原来看好的一些行业业绩增速预期有所下调,但科技行业的景气度还是趋势向上,只是曲线没有原来预期的那么陡峭。”他表示,从中长期来看,科技方向重点关注两条主线:一是新基建建设,包括5G、云计算、数据中心;二是自主可控产业链,包括半导体、计算机、操作系统等。“如果企业大部分需求在国内,供应链层面受到一点影响,企业中长期的盈利能力预计还是不错的。”

  李巍也表示,看好科技领域的两类细分资产:一是半导体领域中的芯片设计类公司,目前股价的性价比开始体现,即使后续盈利会受到一定程度影响,考虑其长期的巨大空间,“赔率”在逐步提升;二是计算机中的一些细分领域,如信息安全、医疗、教育等,行业需求和供给端都在国内,客户主要为政府、大型企业、医院、学校,需求比较稳定,而且还可能受益于刺激内需,财政加大投入。在防控疫情背景下,办公、教育、医疗的互联网化、云化正在加速,也给企业带来了新机会。

  除了科技领域,增长稳定的消费、医药行业也是广发基金投研团队看好的配置方向。傅友兴表示,今年在行业配置上,更多关注行业景气或公司需求,如消费、医药等行业,尽量选择行业盈利成长性能匹配、安全边际相对高的公司。

  估值处于历史低位 隐含回报率较高

  对于价值投资者而言,投资的利润来源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企业成长带来的内在价值增长,一种是股价从低估回归到合理带来的估值提升。无论是哪种方式,买入价格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傅友兴指出,估值仍处于低位是其看好A股的又一个核心依据。截至3月13日,以PB为估值指标,万得全A指数最新的PB为1.7倍,2006年以来历史均值为2.5倍,即使与2008年金融危机时底部相比,当前A股的PB水平也较低。以PE为估值指标,万得全A指数最新PE为17.3倍,2006年以来历史均值为21.6倍,从PE角度来看,当前A股估值同样不高。

  王海涛也表示,当前很多价值股的估值已经处于历史较低位置。“如果看过去20年的估值分位数,上证综指仅为20%,沪深300为30%,中证500为21%。即便考虑海外疫情影响对我国的外需产生冲击,上市公司业绩有所下修,2020年A股的PE估值也不算贵。”横向对比来看,美股指数所处历史分位数皆在50%及以上,德国的估值分位数高达70%,法国也在50%上下,仅有日本与A股相似。

  王海涛指出,用万得全A指数PE倒数十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衡量的A股风险溢价水平为3.2%,该数据目前处于2006年以来历史均值以上,接近历史均值+1倍标准差的位置。较高的风险溢价意味着当前A股隐含的风险回报较高。投资者往往更加关注短期影响而忽视了长期趋势,专业投资者更应该站在中长期的视角来对待短期波动。

  A股中长期投资价值凸显

  广发基金总经理助理王海涛认为,从企业基本面来看,具有长期竞争优势、“护城河”较深、高ROE的稳定成长企业,具有良好的长期投资价值。基本面优良的公司分红率较高,在市场无风险利率下行的背景下具有较好的吸引力。

  “市场短期波动很难预测,但从更长周期看,我对国内资本市场充满信心。”广发基金成长投资部总经理刘格菘表示,从短期看,疫情不可避免会对经济带来一定影响,包括社会经济活力、居民收入水平等可能出现下降,而全球增长预期要下调,我国外需也会受到影响。但从长期看,被疫情所抑制的消费会慢慢恢复。中国的制度优势突出,可以率先从疫情的冲击中恢复,人民币资产有较好的配置价值。

  “就疫情而言,我认为冲击最大的阶段已经过去。”广发基金策略投资部负责人李巍表示,近期A股市场的走势更多是投资者情绪的反应,但经济基本面的变化并没有市场反应的那么剧烈。

  “优势企业经营质量和现金流大幅提升是我看好A股中长期表现的重要依据之一”,广发基金价值投资部总经理傅友兴说,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企业的经营格局、经营质量出现明显提升。“很多行业都在发生巨大变化。随着行业供给侧变革,劣势企业逐步退出,优质企业的市场份额不断提升,盈利能力也处于上升通道。”他认为,从中长期来看,在经济总量保持平稳的基础上,行业内部整合的趋势会延续,市场份额将进一步向龙头企业集中,优势企业迎来发展机遇。

 


责任编辑:张彤
最新文章
受惠土地审批权限下放 多个地产股… 四方新材IPO募资扩产能 近几年利用… 亚太股市纷纷收跌 沪指失守2800点 … 精选层与科创板多维度“神似” 62… 回购增持齐上阵 内在稳定机制提振A… 57家公司率先预告一季报业绩 呈现… 新证券法实施半月 3家公司因"误导… 新证券法赋能注册制改革 多板块接…
推荐文章
江苏省高标准农田项目全面复工 重庆下达年度学生资助金近32亿 安徽:22条措施支持中小微企业复工… 安徽:“菜篮子”供应有保障 贵州服务业跑出“重启”加速度 浙江发放3万余张国际版健康码 宁夏出台措施助力科技型企业发展 中国气象局加强高空观测业务安全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