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记者 周显文 邓小梅
《禁毒法》实施以来,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禁毒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动员全警力量,发挥公安禁毒主力军作用,依法严厉打击毒品违法犯罪活动,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加强禁毒工作系列决策部署,严格执行“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禁吸、禁贩、禁种、禁制并举”的国家禁毒方针,按照县委、县政府创建全省禁毒示范县提出的“12345”江安全域禁毒模式要求,江安县公安局以深化公安改革为契机,建立全警禁毒工作机制 。
10年来,江安县共侦破毒品刑事案件282件,刑事打击342人,其中被判处20年以上徒刑的30人,缴获各类毒品12.77公斤,查处吸毒人员2762人次,其中强制隔离戒毒1525人次,实现了“四升”、“四降”的禁毒工作总目标,为新一轮禁毒人民战争取得新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推动江安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
禁毒工作是一项耗时久、见效慢、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系统性工程,按照县级公安机关改革要求,江安县公安局党委积极思考、主动谋划,坚持党委领导禁毒、党建引领禁毒,强化禁毒工作的组织保障,按照禁毒工作“重视在顶层、推动在中层、落实在基层”的思路,成立以县政府副县长、局党委书记、局长曾刚任组长,其他局党委成员为副组长,相关警种负责人为成员的全警禁毒工作领导组,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在禁毒缉毒大队,同时,成立六个禁毒工作小组。
一是禁毒宣传教育工作小组。由政治处主任任小组长,全局各科所队室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县禁毒委下达的禁毒宣传教育工作。
二是缉毒行动工作小组。由分管禁毒工作的副局长任小组长,禁毒大队、刑警大队、情报中心、法制大队、特巡警大队、各派出所负责人为成员,负责缉毒破案及吸毒人员查处工作。
三是毒情研判工作小组。由分管情报工作的副局长任小组长,禁毒大队、刑警大队、情报中心、各派出所负责人为成员,负责涉毒线索的收集、研判工作,为毒侦工作提供信息支撑。
四是吸毒人员管控工作小组。由分管治安工作的副局长任小组长,禁毒大队、治安大队、交警大队、各派出所负责人为成员,负责按照要求将吸毒人员纳入网格化管理,纳入公安“一标三实”重点人员管控工作,强化毒驾治理工作。
五是外流贩毒整治工作小组。由分管禁毒工作的副局长任小组长,禁毒大队、各派出所负责人为成员。负责组织前往本地籍务工人员较多的省、市、区开展外流贩毒整治工作。
六是禁毒工作督导小组。由纪监委派组公安局纪检组长任小组长,督察大队、禁毒大队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开展禁毒工作落实情况督查。
坚持全警禁毒,形成预防、打击、管控一体化禁毒工作模式。禁毒教育、缉毒行动、毒情研判、吸毒人员管控、外流贩毒整治、督导6个工作小组充分履职,协作配合,共同发力。
禁毒宣传教育行动进校园、进社区配合组织开展法制、禁毒、安全教育活动,重点针对学生中的问题学生、社会问题青年,采取有针对性措施,实现毒品预防教育智能化、常态化、精准化。
吸毒人员管控行动依托乡镇已经建成的社区戒毒康复中心,常态化开展吸毒人员“大排查大管控大整治”专项行动,实现对社区戒毒康复人员智能管控、远程服务、精准定位,对登记在册吸毒人员进行全面拉网式排查,确保人人到位,实现吸毒人员零脱失。
“两打三控行动”建立禁毒专业队伍+刑侦第二战场+派出所兼职禁毒民警的“打击破案”长效机制,发挥好“专业+群众”的联动联勤作用,实现全链条打击毒品违法犯罪活动。
外流贩毒整治行动强化外流贩毒整治专项行动,成立专门的整治外流贩毒工作队,前往外出务工集中的地区开展外流贩毒整治工作。
毒情研判行动对梳理出来的涉毒线索要一追到底、一查到底,为缉毒行动提供及时、有效、准确的情报,实现精确打击。
江安县公安局党委一班人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以坚定的决心、以强有力的措施,坚持严打方针不动摇,保持对毒品的“零容忍”,坚定不移坚持打赢禁毒人民战争,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将禁毒工作列入县局党建项目责任清单、列入扫黑除恶“公安专项”之一,纳入县局对县属各部门、乡镇派出所年度目标绩效考核。建立局党委专题研究禁毒工作制度,通过召开动员会、部署会、推进会、专项行动会推进禁毒工作。
建立禁毒工作督导制度,县局督察、绩效办、禁毒大队定期不定期组织开展禁毒工作督查。
开展禁毒知识全员培训,将禁毒工作纳入新警培训、法治培训、辅警培训范围。同时,将涉毒人员动态管控工作和家庭禁毒帮教工作纳入其中,促进搭建全方位的社会化救助平台,推动“涉毒家庭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制度”落实到位,确保涉毒家庭青少年生活上有人监护、教育上有学上、精神上有关爱、思想上有引导。县局组建禁毒志愿者服务大队,分别成立“巾帼禁毒志愿者服务中队”、“青年禁毒志愿者服务中队”、“工会禁毒志愿者服务中队”,积极参与禁毒志愿者服务,促进全民禁毒行动。
(作者单位:四川省江安县公安局禁毒大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