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9年12月04日 星期三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阐述中国法治特色,弘扬中国法治精神
关注:自编自导的“血衣诈骗”
发布时间:2019-09-30 14:19 | 来源:中国法制与新闻网


 
  文本刊记者 余东明  本刊实习生 张若琂

  “我不想再躲了,自己当初犯下的错,终究要有个了结。”近日,“血衣诈骗”案在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法院开庭,面对公诉人的举证,被告张洋(化名)说。
  七年前,他用一件血衣制造“假死”现场,骗取其所在运输公司赔偿款近80万元。法院经过审理当庭宣判,张洋犯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九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十万元,并追缴罚款发还被害单位。
 
  看韩剧学犯罪手段
  法庭上的张洋剃了寸头,他身形消瘦,看着有些疲惫,他是在2018年11月底被捕的。一场跨越七年的“血衣诈骗”终于画上了句号,法官宣判时,坐在旁听席的一名中年妇女忍不住发出抽泣声,当法官读完判决书,女子终于忍不住放声大哭,而原本一直在努力抑制情绪的张洋也在回头的刹那间泪流满面,掩面哭泣起来。
  法庭上令人心酸的这一幕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随着公诉人和张洋的一问一答,案情在记者眼前徐徐铺开。
  时间回到2009年,那时的张洋只是货运船上的普通水手,每个月有4000多元的收入。老家的生活水平不高,按照常理,张洋的工资能够支撑一家人的生活,但妻子患有先天性髋关节疾病,家里的负担一下子变重了。
  彼时张洋的妻子做完了一场髋关节置换手术。为了这场手术,张洋四处借钱,欠下了10万元的债务。
  手术虽然顺利完成,但妻子基本丧失了劳动能力,这为本就不怎么富裕的家庭蒙上了阴影。紧接着,父亲又被诊断出帕金森病,需要大额的诊疗金,家里的两个孩子也到了上学的年龄,急需用钱。
  到案后的张洋曾向检察官坦言,一直到2011年,作为家中唯一的劳动力,他都承担了很大的压力。“老婆干不了重活,平时只是帮服装厂做点缝补工作,每个月收入仅1500多元。”张洋说。
  为了排遣烦恼,张洋喜欢在出海后窝在船舱房间里看剧,尤其是韩剧。
  2011年5月,张洋正在看的韩剧中出现了这样的剧情:一名船员在航行中发生意外事故,获得了巨额赔偿。当时肩上担着巨大经济压力的张洋萌生了编造意外事故、骗取经济赔偿的念头。这个念头一直盘旋在他的脑海里,持续了整整三个多月,并慢慢形成计划。
  “你事前没有了解过相关法律吗?是否确定自己的确能获得赔偿?”公诉人问道。
  “出了事公司会不会真的赔钱我不知道,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我只想拿自己的命赌一把。”法庭上,张洋说道。仅仅初中毕业的他不懂法律,也不确定自己的计划能否真的得偿所愿,只是凭借韩剧的情节,想要“赌一把”。
  2011年8月24日,张洋所在的巴拿马籍货轮从日本起锚开航,驶向上海外高桥四期码头,船上的工作一如平常,张洋的心里却悄悄打起了鼓。
  8月27日下午2点多,8个月未见到丈夫的妻子接到了张洋的电话,电话里的丈夫声音和往常一样,问候了家里的情况,又告诉妻子船马上就要靠岸了。
  夫妻俩分别8个多月未见,妻子心里充满了对重聚的期待和喜悦,对于即将发生的事,她一无所知。
  晚上6点多,船上的实习生小帅经过张洋的房间时,看见他正在房内玩电脑游戏。没有任何苗头显示他将在这天晚上干一件“大事”。然而此时,张洋的心中正在酝酿着一个可怕的计划。
 
  几次沉到水底几乎放弃
  “7年来,我没有一天不在后悔,也一直想要挣钱来还给公司。”张洋在法庭上忏悔道。他说,事发当晚,他也几次想要放弃计划。
  当晚11点,货轮渐渐向码头靠拢,船上的工作人员大多也进入了梦乡。张洋将一套衣服、一双鞋、一个尚未充气的塑料救生圈、身份证、一点现金装进了一个防水袋中,再将防水袋用绳子绑在身上。准备好这些后,他掏出了针筒,扎进了自己的左手臂。
  “就在腋窝下方的位置。”时隔七年多,张洋还记得这些细节,他伸手摸了摸自己的左手腋窝,示意法官。“扎了三次,前两次都没扎中。”张洋想,第三次扎不出血就放弃。但这次见血了,他咬牙抽出了一针管血。
  张洋带着血液来到船头的甲板上,为了让现场更加逼真,他先将血倒在自己头上,再调整姿势让血流在衣服和甲板上。随后他将衬衣撕破,扯下纽扣,扔在了甲板上,营造出自己与海盗搏斗被害的现场。做完这些,张洋将针管和自己的手机扔进了大海里,然后纵身跃入了水中。
  8月28日凌晨至4点原本是张洋的当班时间,船长发现本应来驾驶台值班的他没有出现,拨打房间电话也无人接听。二副去房间找人,发现房间空无一人。船长觉察到了不对劲。
  凌晨1点,货轮停靠码头,整艘船上的船员都被发动起来寻找张洋,最终,他们在右舷的2-3甲板上发现了大量血迹和一件血衣。船长立马向上海代理汇报了情况,代理拨打了报警电话。
  他们都不知道,他们正在苦苦寻找的张洋当时就在离船不远处的水里拼命游着。
  张洋跳海的地点距离岸边大约有2公里,如果是在陆地上步行,正常速度下二三十分钟即可到达,但在海里,尤其当天水上风浪大,这2公里的距离,是对张洋的生死考验。
  “游了多久?”公诉人问道。
  “3个多小时。”张洋回答。
  “过程还顺利吗?”
  “游得非常困难,我记得好几次都沉到水底了,当时心想,放弃吧。可到最后还是挺过来了。”
  天蒙蒙亮的时候,他成功上岸了。
  换上了防水袋里的衣服和鞋子,简单吃了一点早饭,张洋开始了回家的“逃亡”路:他从上海坐长途客车到达苏州,再从苏州换车前往聊城,在聊城的小宾馆里窝了一个礼拜,再坐长途车赶到阳谷。到达阳谷的当天晚上,归家心切的张洋打车直奔父亲家,翻墙进了家。
  此时张洋的家人已经接到公司的电话,都以为他出了事,全家都沉浸在悲伤中,父亲见到他时很惊讶:“你还活着呀,活着就好!”
  为了让父亲帮助隐瞒,他谎称自己在船上杀了人,要躲避一段时间。父亲将他安顿在平日无人会去的养鸡棚,一躲就是三个月,而此后,他还将面临更长时间的逃亡。
 
  我不想躲了
  接到船务公司的报警后,上海公安民警一行9人登轮勘查现场。有经验的勘察民警发现血迹喷溅流向不符合正常侵害案件的情形,公安将案件定义为疑似被侵害案件并开展调查,但张洋的尸体迟迟未能找到,无奈侦查完成后,仍然未果。
  2011年,8月28日上午11点多,还被蒙在鼓里的妻子接到了船务公司电话,得知了丈夫失踪的消息,她异常着急,提出要去案发现场看一看。船务公司担心她接受不了噩耗,跳船殉情,没有同意她的登船请求,只是将张洋留下的衣物等物品转交给了她。
  鉴于张洋服务期间失踪并假设死亡,船务公司最终与张洋家属达成和解协议,并给予79.9万元的赔偿金,加上同事的捐助,张洋家属共得到80余万元的补偿。
  法庭上,检察官告诉张洋,事故发生后,仅船长个人就向张洋家人捐款一万元,同事们平时对张洋的印象都很不错,发生意外后,都感到震惊和难过。
  “案发当天,吃晚饭时我在食堂见过张洋,他看上去和平常没什么两样,我们打了招呼,聊了两句。”做笔录时,同事回忆道。在同事们的眼里,张洋话不多,却是个老实人。
  “我对不起公司,也对不起我的同事们。”张洋哭着说道。
  2012年的春节,公公突然告诉儿媳妇,她的丈夫并没有死,只是因为在船上犯了事,用假死躲事。老实的妻子在知道丈夫没有死的高兴劲过后,便劝说丈夫将赔偿金还给船务公司,被丈夫张洋拒绝了。
  “老婆的手术,父亲的帕金森,治疗都是钱,两个孩子也要上学,我这次本来就是赌一把,实在是走投无路了。”法庭上,张洋悔不当初。
  此后不久,张洋带着妻子和两个孩子搬到了离家40公里处的一个小镇上,花3000元买了一个新的户口身份,东躲西藏地生活了7年多。
  “我一直不敢用自己的真实身份,害怕遇到熟人,只能靠偶尔打打零工生活至今。”张洋在看守所内向检察官坦言。
  实际上他遇到过熟人,对方也认出了他。“但是他们都像躲瘟神一样躲我,都以为我死了,却看见我还活着,觉得肯定我是犯了什么事,不敢招惹我。”没有朋友,苟且偷生的七年里,他靠着打零工过活,每个月挣两三千元钱,很不稳定。“有时候好几天没活,有时候一个活也就干个四五天。”
  收入不稳定的一家人在这期间还面临着两个孩子的学费、父亲的医药费,只能“吃老本”。
  张洋说,他用“命”换到的赔偿金,其中10万元被用于偿还妻子做手术时的借款,20万元用于为父亲治疗帕金森病,剩下的钱也在日常花销中所剩无几。
  2018年7月,山东省公安厅对省内户籍人口可能存在“双重户籍”的情况进行公安网大数据排查,在排查过程中,发现张洋存在双重户籍。
  民警立即联系了他,电话里,张洋承认了双重户籍情况。
  “也许这就是命吧,我知道这一天总会来的,这件事终究要有个了结。”法庭上,几度哽咽的张洋平静了下来,或许是他知道,是时候为自己的犯罪行为承担后果了。
  2018年11月27日上午,张洋主动到派出所投案自首,交代了他7年前的罪行。
  “爸爸,你自首了,我们再也不用东躲西藏了。”此时张洋的两个孩子一个上高三,一个高一,过去的7年对于全家人来说都是个噩梦。法庭上,张洋潸然泪下,表达着他无尽的悔恨。
  “因为我的原因,孩子不能出远门,不敢到处去玩,现在他们终于自由了!”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不管生活遇到多大的困难,都不该触碰法律的底线,否则,终有一天要自食恶果。”虹口检察院检察官向记者感叹道。
 
 【记者手记】
  庭审结束后,散去的人群中有人小声议论:“你说刚才旁听席上坐着的是张洋的妻子吗?看起来岁数比他大好多。”记者猜想,这名女子应该是张洋的妻子,生活的困苦和7年来的心结凝成她眼角和额间密密麻麻的细纹。
  开庭前,记者在法庭外见到了她,当时并未想到,她与张洋会有何关联。她衣着朴素,并不起眼,但悲戚的眼神中似乎有说不完的心事。她并不是全程旁听的,宣判之前有十分钟休息时间,在这时她才走了进来,安安静
地坐在第一排,一直到判决书宣读结束,她的情绪才爆发出来。
  不得不说那样绝望的哭声令人揪心,让人怜悯,可也提醒着世人:法律的红线不可触碰。记者不禁想起一部扫黑除恶题材电视剧中,女主角说过的话:“这世界上很多人比你惨,但他们没有选择放弃自己的正直和善良。”的确,没有什么“万不得已”,可以让人放弃生而为人应该坚守的底线,那就是法律和正义。


责任编辑:桑妮
最新文章
广西防城港警方跨省抓获传销A级老… 关注:1500余单身女情断“杀猪盘” 动态:中央第八巡视组 追踪:刘忠林460万元赔偿金半年折… 影吧:爱断家务事的“老酒馆” 书吧:司法确认制度研究的突破 人物:坚定的领导者 谆谆的引路人 一线:百万年薪挖不走的青年网警
推荐文章
世界中文报业协会第52届年会在马尼… 第七十四集团军扎实组织预任参谋集… 中国综合品牌展览会在多米尼加举行 乌克兰愿“合理妥协”以推动四国峰… 日本10月出口额同比下降9.2% 古特雷斯对美国政府犹太人定居点政… 日本中部国际机场乘客增加 国际航… 中国代表呼吁加强上合组织与联合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