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9年12月04日 星期三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阐述中国法治特色,弘扬中国法治精神
人物:苏惠渔:那个带我走进刑法之门的法学家走了
发布时间:2019-09-06 15:27 | 来源:中国法制与新闻网



   文刘桂明
 
   2019年6月19日上午,一个噩耗从微信上传来:我的大学老师苏惠渔教授因病于当天凌晨在上海瑞金医院逝世。
   那天,我正在中组部干部学院参加中央和国家机关党支部书记示范培训班学习。于是,禁不住一边听课一边回想。
   因为苏惠渔老师的去世,我想到了我的大学时代,想到了大学时代给我讲过课的老师,想到了不仅给我讲过课、还领我走进刑法之门的苏惠渔老师。
   说起我的大学时代,仿佛感觉已经是很遥远的往事了。尽管如此,我对自己大学时代学习刑法、热爱刑法的许多往事依旧记忆犹新。
   在大学四年期间,自我感觉在专业上收获最大的就是刑法课。
   那时,教我们刑法总则的老师就是苏惠渔教授;那时,苏惠渔老师还不到50岁,正是年富力强的黄金时期;那时,刚刚学完法理的我们,正需要一门实务专业课程来检验自己对法律概念的理解能力。
   苏惠渔老师的课,既有风趣幽默的讲解,还有工整细致的板书,更有丰富多彩的内容。带着并不浓重但又很亲切耐听的苏浙口音,往往是从易到难、循循善诱,常常从字面到字意、娓娓道来。为此,让我对刑法产生了极大的兴趣。那段时间,我一直沉迷于那些有关犯罪构成与犯罪形态、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疏忽大意的过失与过于自信的过失、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犯罪既遂、连续犯与继续犯、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等刑法概念的理解和区分中。有时候去找同学讨论,有时候则与同学争论,有时候却是自己在沉思默想。
    如果说,听课是一种收获。那么,听讲座则是一种震动。我们的大学时代,讲座非常少。有一次,苏惠渔老师从日本开会回来,在我们华政40号楼大礼堂作了一场出访报告。此处,曾经是当年孙中山先生演讲的地方。从入校开始,我们就知道,凡是在40号楼大礼堂举办的活动,一定是重大活动。比如看电影,又如听讲座,更重要的是,开学典礼与毕业典礼都在这里举行。
已经忘了苏惠渔老师那次讲座的具体时间,那天,苏惠渔老师结合日本刑法及相关案例,给我们带来了一种课堂教学之外的惊喜。从此,我第一次知道了战后的日本是什么样子,第一次知道了日本的刑法与我们有什么不同,第一次知道了刑法功能价值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于是,更加敬仰苏惠渔老师,更加坚定了自己对刑法学科的热爱。
    最令我惊奇的是,我担任《中国律师》杂志总编后,有一次去苏惠渔老师家,苏老师跟我讲起了他当年参加“四人帮”一案的辩护经历。可以说,那是一场特别的辩护。因为那是一个特别的年代,辩护对象又是一群特别的人物,刑事辩护更是一种特别的制度。所以,审判“四人帮”的法庭叫特别法庭、检察机关叫特别检察庭。
   说起那场为“四人帮”辩护的特别辩护,苏惠渔老师感慨万千。他说:“这场特别辩护的意义首先在于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律师的辩护制度开始真正恢复了。有人说,我们是组织安排的,肯定是假辩。对此,我不承认,也不符合事实。尽管当时的辩护确实有很多局限性,但我们不能以现在的标准来衡量和判断。”
   作为华东政法学院的刑法教研室主任,更作为我国律师制度恢复重建后第一批亮相的律师,苏惠渔老师与其他10位律师一道依法出庭为被告人辩护。后来,苏惠渔老师将他为林彪死党李作鹏辩护的经历写进了《特别辩护》一书;后来,苏惠渔老师将自己亲笔签名的《特别辩护》一书赠送给我;再后来,《特别辩护》一书成了我们大家研究当年审判“四人帮”的珍贵资料。
   当时的华政,没有像今天这么多的学院,也没有像现在几万的学生。全校只有1000多学生,只有一个法律系。在经过了两年的基础课学习之后,需要对现有学生以专业分类而重新分班。在刑法、民法、经济法、法理、国际法、刑侦等专业中,所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相关专业。学校根据大家的报名,进行调整协调,最后形成了新的专业班。
   在有些同学还处于选择专业的纠结中之时,我早就已经毫不犹豫地报了刑法专业。因为我已经被苏惠渔老师带进了刑法之门,我已经从苏惠渔老师的讲课中闻到了刑法的味道,我开始从苏惠渔老师的讲述中感到了刑法的魅力,我还准备从苏惠渔老师的讲解中领悟刑法的智慧。于是,我被分到了刑法班,走进了刑法五班,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刑法专业学习。
   坦率地说,我并不是苏惠渔老师眼中最优秀的学生。一是我没能继续攻读刑法硕士或博士学位,二是我没能撰写或研究出大部头的学术论文乃至学术专著,三是没能直接从事刑事法律实务工作而取得佳绩。尽管如此,但我却始终没有忘记苏惠渔老师教给我的法律思维,也一直没有忘记苏惠渔老师带给我的刑法智慧。所以,我可以说,我一定是苏惠渔老师学生中收获最多的学生之一。前几年,有人在网上说,所有赚钱的方法都写在刑法里。我要说,所有学习的智慧都写在刑法里。
    作为法治媒体人,这些年我参加过许多学术活动。在刑法学术活动中,当然能够经常见到苏惠渔老师。尤其是近几年,因为大学同宿舍同学林东品律师领衔的上海博和律师事务所,也因为博和所一年一度的“博和法律论坛”,更因为“博和法律论坛”主题聚焦的刑事法律热点,更有机会年年见到苏惠渔老师。
   可以说,每年的“博和法律论坛”,既是一次学习交流的机会,更是一次与苏惠渔老师快乐见面的机会。
   在每年的“博和法律论坛”上,林东品主任一定会安排苏惠渔老师隆重出席。苏惠渔老师一出场,不是开幕致辞就是现场点评。同样,此时的我不是主持人就是总结人。这样一来,我就成了最近距离聆听教诲的学生。有一年的“博和法律论坛”开幕之前,我还特意将还在华政母校读书的儿子领到苏惠渔老师面前,以表达我们父子俩对苏惠渔老师的感激之情。
   现在,苏惠渔老师走了!
   今年3月,中国法学会授予苏惠渔老师等10位学者“全国杰出资深法学家”荣誉称号。于是,我们《民主与法制》周刊策划了“杰出资深法学家”的封面聚焦专题。我们安排记者去采访苏惠渔老师,没想到苏老师谢绝了。为此,苏老师还特意给我打了一个电话,告知无法接受采访的理由。既然如此,我当然要尊重苏老师的意见。
   5月底,中国法学会领导张文显教授前往上海,为尚在瑞金医院住院的苏惠渔教授颁奖,母校党委书记郭为禄,校长叶青同时出席了这次不同一般的颁奖仪式。当时,我也在上海,还约了林东品同学准备一起去医院看苏老师。不料,因为其他事情而耽误了。当时还想,那就等下次来上海时再去看苏老师。不料,这一耽误竟成了我终生的遗憾……
   对华政校友来说,那个德艺双馨的“功勋教授”走了!对刑法学界来说,那个刚刚获得中国法学会颁发的“杰出资深法学家”走了!对我个人来说,那个带我走进刑法之门的恩师走了!
恩师走了!我的眼前时时闪耀的是苏惠渔老师慈祥的目光;恩师走了,我的脑海常常浮现的是苏惠渔老师和蔼的笑容;恩师走了,我内心深处永远响彻的是苏惠渔老师娓娓道来的讲课声。
 


责任编辑:桑妮
最新文章
广西防城港警方跨省抓获传销A级老… 关注:1500余单身女情断“杀猪盘” 动态:中央第八巡视组 追踪:刘忠林460万元赔偿金半年折… 影吧:爱断家务事的“老酒馆” 书吧:司法确认制度研究的突破 人物:坚定的领导者 谆谆的引路人 一线:百万年薪挖不走的青年网警
推荐文章
世界中文报业协会第52届年会在马尼… 第七十四集团军扎实组织预任参谋集… 中国综合品牌展览会在多米尼加举行 乌克兰愿“合理妥协”以推动四国峰… 日本10月出口额同比下降9.2% 古特雷斯对美国政府犹太人定居点政… 日本中部国际机场乘客增加 国际航… 中国代表呼吁加强上合组织与联合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