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1年09月23日 星期四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法治故事,传播法治声音,阐述法治特色,弘扬法治精神
为全面小康兜底夯基 更多民生红利将释放
发布时间:2021-09-23 08:59 | 来源:经济参考报


民政事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发挥着兜底夯基的重要作用。迈入新发展阶段,如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兜底保障成果?如何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更好推进儿童福利事业?如何进一步发挥慈善事业的第三次分配作用?在日前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民政部相关负责人对此一一作出回应。

“下一步将围绕巩固脱贫攻坚兜底保障成果,确保困难群众同步迈进小康社会,进一步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改革和完善社会救助制度,更好地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民政部副部长王爱文表示。

具体来看,一是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政策。实行低保渐退政策,对家庭人均收入超过当地低保标准的,给予一定时期的渐退期。二是开展巩固社会救助兜底成果“回头看”。会同乡村振兴局等部门适时利用数据库对比,及时甄别发现困难人口,对这些人中没有纳入兜底保障的,及时纳入兜底保障范围。三是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四是要健全完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制度。五是大力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水平。

“十四五”国家将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居家养老也有更多利好可期。民政部副部长高晓兵表示,在养老服务设施上,要在城市地区建立“15分钟圈”的养老服务圈。在农村要建立县、乡、村三级的养老服务网络。在丰富服务方式上,规范和继续推广相对成熟的家庭养老床位、农村互助幸福院、老年饭桌、居家养老的适老化改造。

高晓兵还透露,下一步,民政部要推动出台跨部门、跨领域相关规划、制度、办法,进一步满足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需要。推进儿童福利机构高质量发展,把其打造成养育、治疗、康复、教育、社会工作为一体的儿童福利机构。同时,推动对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的生活补贴按照经济发展水平动态增长。

此外,围绕进一步发挥慈善事业的第三次分配作用,王爱文表示,下一步民政部将完善慈善制度与政策。推动完善税收优惠和扶持政策,探索建立慈善行为的记录和激励机制。同时完善志愿者注册、服务记录等制度,完善慈善信托管理制度。通过这些激励政策和措施,进一步拓宽居民收入、社会财富向慈善事业涌流的渠道。要大力发展互联网慈善,推动慈善形式不断创新。同时,强化慈善的便利性、普及性和可及性,引导慈善资源向基层倾斜。(班娟娟

 


责任编辑:朱明宇
最新文章
山东烟台专项招引青年人才 年内新… 山东青岛开展“双节”消费市场秩序… 2021年1-8月山东PM2.5浓度同比改善… 山东70县市区入选全国整县屋顶光伏… 努力当好“排头兵” 山东为世界文… 构建精品海洋旅游空间结构 山东文… 山东率先开展“四新”经济新职业职… 福建省保供稳价工作有序有效推进
推荐文章
山西省市场监管局:不得在中小学校… 河南获批两家国家市场监管重点实验… 周至县召开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调度会 重庆印发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五项制度… 定远市场监管局做好企业开办“加减… 资源环境双重约束 钢铁行业坚定走… 追“风”逐“日”打造“金字招牌” 浙江:聚力打造虹桥国际开放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