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1年09月08日 星期三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法治故事,传播法治声音,阐述法治特色,弘扬法治精神
七年五百米 意义不一般
发布时间:2021-09-08 10:01 | 来源:经济日报


  近日,从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传来好消息,我国成功完成首次500米饱和潜水陆基载人实验。艰辛攻关7年,中国终于成为仅有的几个具备500米饱和潜水深度级别的国家之一。

  饱和潜水是一种使潜水员可以直接暴露在高压环境下,实现长时间、大深度工作的潜水作业方式,与机械作业相比具有不可替代的灵活性和实用性,也是人类向海洋空间和生理极限挑战的前沿技术。

  “饱和潜水是目前世界上潜水技术发展的最高成果,与载人飞船发射升空都是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深潜中心主任、我国500米饱和潜水首次陆基载人实验项目负责人黄衍介绍说,饱和潜水形成的是我国深水空间的灵巧力,即国家深水复杂作业能力。和航天员出舱一样,用于完成国家战略空间中机器人或者机械臂无法胜任的复杂作业任务,形成极限环境的终极处置能力。在人工智能取得突破性进展前,人是最灵活、最直观的操作者,饱和潜水技术使潜水员得以长时间潜到作业现场完成任务。

  交通运输部救助打捞局局长王雷介绍,饱和潜水技术的发展有力提升了我国深水作业的能力,如在“桑吉”轮深水抽油应急处置、香港输气管线应急抢修等重大抢险打捞任务中,充分展现了饱和潜水作为深水复杂作业技术的作用。

  2006年,我国实现饱和潜水零的突破,下潜深度103.5米,2013年下潜深度增至198米,2014年用饱和潜水作业方式创造了313.5米的国家饱和潜水纪录。可从300米至500米用了整整7年时间。

  5月22日,此次500米饱和潜水陆基载人实验开始实施。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的9名饱和潜水员进舱实验。5月27日舱内加压至500米,9名饱和潜水员在51个大气压的高压环境下,一共停留了176个小时,开展完成了各项模拟出潜钟巡回实验项目,其中6月3日潜水钟加压至502米,突破了500米深度的大关。6月25日,9名饱和潜水员安全减压返回常压、走出舱门。

  “出舱之后,参试潜水员又集中进行了三周的生理监测和系统全面的体检。最新报告显示,潜水员各项生理心理指标健康稳定,符合实验预期目标。下一步,在此次实验的基础上,我们将择机进行500米饱和潜水海试作业。”王雷表示。

  黄衍指出,伴随着我国深水战略的稳步实施,“深海复杂作业能力”必将成为我国深海开发不可或缺的关键技术。在深海油气领域、深海新能源领域、深海资源勘探开发领域将发挥关键性作用,并逐渐形成技术密集、资金密集的高端产业。

  未来5年,中国救捞将基本建成全方位覆盖、全天候运行、江海兼备、处置高效的现代化专业救捞体系,应急救助抢险打捞效率和处置效果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记者 齐 慧)



责任编辑:朱明宇
最新文章
新华国际时评:中国与世界共享“服… 【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放开搞活…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我国市场主体数… 贵安市场监管局扎实推进“我为群众… 市场监管总局: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 延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督查延长县市… 江西启动省属国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 咸宁市召开专题会议配合中央第二轮…
推荐文章
新华国际时评:中国与世界共享“服… 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达成… 学习进行时|历次集中教育,习近平… 【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放开搞活…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我国市场主体数… 贵安市场监管局扎实推进“我为群众… 市场监管总局: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 延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督查延长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