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1年07月27日 星期二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法治故事,传播法治声音,阐述法治特色,弘扬法治精神
试验大豆亩产破五百斤
发布时间:2021-07-27 10:09 | 来源:中国青年报


  中国青年报讯(通讯员 许天颖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润文)近日,南京农业大学研究团队在三亚进行的大豆南繁育种试验取得初步成功,试验亩产超500斤(市斤,下同),远超国内平均亩产270.5斤的水平。

  受海南去冬今春持续低温天气影响,大豆南繁育种生长不尽理想。今年3月,依托学校三亚研究院,南京农业大学热带大豆选育团队进入三亚市崖州区坝头基地,首次尝试在春季进行大豆南繁育种。

  南京农业大学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刘方东博士说,由于试验基地前茬为瓜菜,虫害严重影响了大豆的苗期生长。团队通过多种农药配伍交替使用,有效抑制虫害,使试验结果基本达到预期目标,4份大豆品种的亩产超过500斤,其中桂豆105亩产达到649斤。

  “南繁”即利用海南冬季特殊的光温条件,加快育种进度、缩短育种年限、提高育种效率的育种手段。大豆南繁育种专家每年11月在三亚种植大豆,次年2月便能收获,长成的种子经过筛选用于继续加代。

  据悉,南京农业大学国家大豆改良中心、三亚市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等单位在崖州区坝头南繁公共试验基地,种植大豆15亩,包含1356份大豆种质资源。

  据带领该研究团队的中国工程院院士盖钧镒介绍,团队从今年3月开始,在三亚崖州区基地将1356份适合南方地区种植的大豆种质资源进行适应性鉴定,并从其中遴选新近育成的大豆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从种植到收获,前后接近3个月,时间相比其他地区缩短20到40天。

  大豆是中国重要粮食作物之一,每年需求量约1.1亿吨,目前90%以上的大豆需要进口,南京农业大学目前在三亚进行的大豆试种,是为了提高大豆的单产和品质,优化品种结构,这对于保障大豆产业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今年冬天,团队将会于三亚和广西同时进行第二季试种,如果成功,将继续在缅甸等东南亚国家推广种植,这将有效减少我国对美洲进口大豆的依赖。

  “‘种业’是三农的基础,只有种业振兴了,才能推动农业产业发展,即用少量的土地生产高产、优质的农产品”。据盖钧镒院士介绍,南京农业大学国家大豆改良中心从1984年起,便开始了我国南方大豆地方品种的搜集、保存和研究,目前共搜集研究了大豆地方品种7000余份,在大豆主产区东北、黄淮和南方地区选育新品种30个,致力于推动大豆的种质资源保护、品种创新和产业发展。

  目前,团队正积极应对国家战略需求,依托学校三亚研究院,大力推进大豆南繁育种试验,并与植物保护等专业的研究团队进行多学科合作,推动优质高抗品种的创新开发。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朱明宇
最新文章
精选层落地满一年:"助攻"新三板… 首张跨境服贸负面清单出炉 数万亿… 持续完善定价机制 科创板发行市场… 高利润"撞上"去产能 钢企减产进… 金观平:深化金融改革开放正当时 四地启动本外币合一银行结算账户体… 监管举措接力出台 快递价格战有望… 成品油价迎来年内第二次下调
推荐文章
泉州:申遗成功再出发 精选层落地满一年:"助攻"新三板… 首张跨境服贸负面清单出炉 数万亿… 持续完善定价机制 科创板发行市场… 国家外汇局:上半年我国外汇市场运… 高利润"撞上"去产能 钢企减产进… 金观平:深化金融改革开放正当时 四地启动本外币合一银行结算账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