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1年07月13日 星期二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法治故事,传播法治声音,阐述法治特色,弘扬法治精神
拓宽基础设施融资渠道(财经观)
发布时间:2021-07-13 09:36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基础设施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的上市,是资本市场的重大创新,也是我国投融资机制的重大创新。推动其持续健康发展,需要持续完善制度体系,也需要参与各方的共同努力

  

  近日,沪深交易所出现了一个新产品——首批9只基础设施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正式上市交易。此举引发了资本市场高度关注和广泛认可,在投资者的踊跃认购下,9只“尝新”产品均提前结束募集。

  基础设施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简称基础设施REITs,是存量基础设施项目以公开募集基金的形式进行融资的金融工具,是成熟基础设施项目的资产证券化。简单来说,就像企业上市一样,基础设施REITs就是基础设施资产的上市。这一资本市场、基础设施领域投融资机制创新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能够创造一举多得的共赢局面。

  对投资者来说,基础设施REITs提供了资产配置的新渠道。基础设施REITs预期风险和收益介于债券和股票之间,可帮助投资者优化资产配置。我国有一大批基础设施存量资产,比如京沪高铁、港珠澳大桥等重大工程以及各类产业园区等,是优质投资标的。

  更值得一提的是,购买基础设施REITs的门槛较低,流动性较强,可以像股票一样在二级市场买卖交易。有人形象地描述:老百姓只要花上1000元,就能成为高速公路、物流园区的“股东”。小额资金也能参与亿元级基础设施项目投资,让更多普通投资者分享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红利。

  对原始权益人来说,基础设施REITs是盘活存量资产的有力手段。基础设施资产往往投资大、周期长,资金回收慢。作为基础设施项目的原持有方,原始权益人发行基础设施REITs能够把项目转让给基金管理机构,获得权益资金,有助于满足资金需求,缩短回收周期,降低企业资产负债率,优化企业的财务结构。同时回收的资金能够投入新的项目,有助于原始权益人探索向轻资产运营模式转变。

  对行业来说,基础设施REITs是拓宽投融资渠道的有效途径。此次试点范围主要聚焦于交通、市政、生态环保、仓储、物流产业、园区及新型基础设施等,吸引社会资本参与这些领域的投资,有助于解决我国补短板领域的建设资金需求。同时,基础设施行业借助公开透明的资本市场专业运营管理,安排推动项目规范运营,也能够进一步提高运营管理效率,保障公共服务水平。

  对宏观经济来说,基础设施REITs是提升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创新工具。本次试点明确要求原始权益人的回收资金应当再次投入新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这有利于扩大新增投资,形成存量资产和新增投资的良性循环,促进国家重大战略、规划和政策实施。

  总之,发行基础设施REITs,从短期看是稳投资、补短板的有效政策工具,从长期看则有利于完善储蓄转化投资机制,降低实体经济杠杆率,推动基础设施投融资市场化、规范化健康发展。当然,要让基础设施REITs真正发挥这些作用,需要持续完善制度体系,加快制定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管理办法。加强基础设施项目储备管理、严把项目质量关、促进存续项目稳定运营等各个管理环节一个都不能少,才能保障这个资本市场“新生儿”健康茁壮成长。

  促进基础设施REITs持续健康发展,也离不开参与各方的共同努力。原始权益人要拿出优质资产,提升基础设施投资建设能力;中介机构要切实承担起责任,落实好发行前、发行后各项监督要求;基金管理机构要提升运营管理水平,稳定基础设施项目上市后收益;投资者则要在投资前充分了解其“中等收益中等风险、适宜长期持有”的产品特性,建立合理预期、保持良好投资心态。

  “十四五”规划纲要要求“推动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健康发展”。随着试点的有序推进,相关法律结构、配套规则和投资者认知等逐步完善,基础设施REITs市场有望实现长期稳定健康发展。(赵展慧


  《 人民日报 》( 2021年07月12日 18 版)
 



责任编辑:朱明宇
最新文章
湖北省全面开展林草生态综合监测 《内蒙古自治区公共信用信息管理条… 四川省再推6项公安交管便利措施 天津:申请住房租赁补贴有新规 “十四五”青海省聚焦五个方面 开… 吉林省加快推进适度普惠养老服务体… 上半年福建省为民办实事项目省级资… 江西:以金融创新助推文旅产业高质…
推荐文章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文化和旅游部… 上半年全国民航运输总周转量同比增… 上半年中欧班列综合重箱率达98% 中国气象局召开生态气象服务工作交… 公安交管部门积极应对华北西南部分… 全国农业防灾减灾工作推进视频会召… 2021年6月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统计数… 湖北省全面开展林草生态综合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