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1年07月01日 星期四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法治故事,传播法治声音,阐述法治特色,弘扬法治精神
10493元!全国易地扶贫搬迁人口人均纯收入大幅超过脱贫线
发布时间:2021-07-01 09:13 | 来源: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6月30日电 (申佳平)近期,国家发改委联合国家乡村振兴局、民政部、人社部、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对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进行调度显示,各地后续扶持工作有力有序推进,各集中安置点配套设施持续提升完善,有劳动力的搬迁家庭基本实现一人以上就业,2020年全国易地扶贫搬迁人口人均纯收入为10493元,大幅超过脱贫线。同时,各地基层治理和社区服务体系逐步健全,搬迁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提升,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

国家发改委表示,“十三五”以来,我国用5年时间使生活在“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地方近1000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易地搬迁、彻底摆脱贫困,有力推动了搬迁地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新型城镇化进程,助推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出了重要贡献。

此次调度结果显示,当前各地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配套设施持续提升完善。目前,各地已围绕3.5万个集中安置点配套建成中小学和幼儿园6100多所、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2万多所、养老服务设施3400余个、文化活动场所4万余个,已建成农牧业产业基地或园区8300余个、扶贫车间10000余个、商贸物流产业基地或工业园区460余个、旅游产业发展项目1000余个。

二是就业帮扶扎实推进。全国已有395.3万易地搬迁脱贫人口实现务工就业,基本实现有劳动力的搬迁家庭1人以上就业。16个省份务工人数比去年增加,贵州、四川增幅较大,分别增加11.2万人和2.7万人。从区域分布看,县外务工人口占比高于县内务工人口。其中,县外务工217.4万人,占比55%;县内务工177.9万人,占比45%。四川、湖南、重庆、湖北四省份县外务工占比较高,均超过60%;新疆、青海、西藏三省份县内务工占比较高,分别为89.3%、84.4%、82.1%。

三是搬迁人口人均纯收入已大幅超过脱贫标准。2020年,全国易地扶贫搬迁人口人均纯收入为10493元,大幅超过脱贫线。其中,福建、安徽人均纯收入较高,分别达到15198元和12972万元。从收入构成来看,搬迁人口工资性收入占比较高。全国搬迁群众工资性收入占65.0%,转移性收入占16.8%,生产经营性收入占16.2%,财产性收入占2.0%。

四是社区治理体系逐步健全。全国3.5万个集中安置点目前已成立1541个基层群众自治性组织,其中村委会562个、居委会979个。围绕公共秩序、环境卫生、邻里互助、婚丧礼俗等群众密切关注的事项,已有544个村委会制定了村规民约,占新设立村委会的96.8%;有965个居委会制定了居民公约,占新设立居委会的98.6%。有81%的集中安置点按照每百户30平方米的标准,建设了以党群服务中心为基本阵地的社区综合服务设施。

五是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实现全覆盖。按照《关于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的指导意见》要求,各级乡村振兴部门将易地搬迁群众纳入防止返贫动态监测重要内容。目前,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已实现960万搬迁群众全覆盖,共识别脱贫不稳定人口19.4万人,占比超过2%。

六是金融支持后续发展力度明显增强。国家开发银行累计审批后续扶持贷款项目216个,辐射156个县的2343个集中安置点,包含77个3000人以上特大型安置区、73个800人至3000人大型安置区,投放金额541.2亿元,其中2021年投放金额70.9亿元。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累计审批后续扶持贷款项目596个,覆盖有易地搬迁任务的22个省(区、市),审批贷款金额1321.55亿元,投放金额811.47亿元,其中2021年投放金额169.89亿元。

 


责任编辑:朱明宇
最新文章
青岛首创线上住宅工程质量信息公示… 山东产权交易集团正式成立 42所院校在山东招收定向培养士官39… 《甘肃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实施… 钢铁产业“钢需”仍存在 钢价大涨… 中国邮政全面提速:主要城市可享邮… 事关你的车子、钱袋子! 7月这些新… 三个交易日净投放600亿元 央行护航…
推荐文章
首家“国字号”动漫博物馆在杭州开… 广东法院推进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建… 第四届进博会企业商业展 签约面积… 69个资源枯竭城市累计获中央财政支… 北京优化升级创业担保贷款政策 同… 手机新农具 直播新农活 “网红”新… 央行等六部门: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 除了延迟退休,社保还将有重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