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1年04月13日 星期二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阐述中国法治特色,弘扬中国法治精神
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引关注 发改委:不具备长期上涨基础
发布时间:2021-04-13 09:06 | 来源:经济参考报


  近期,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引发市场广泛关注。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近期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主要是短期供需变化所致,不具备长期上涨的基础。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3月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4.4%,环比上涨1.6%。中国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莉娟表示,从环比看,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上涨1.6%,涨幅比上月扩大0.8个百分点。调查的40个工业行业中,价格上涨的有30个,上涨面达75%。

  具体来看,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上行,带动国内石油相关行业价格涨幅扩大,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上涨9.8%,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价格上涨5.7%,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价格上涨5.3%,涨幅分别扩大2.3、0.8和3.2个百分点。

  此外,受进口铁矿石价格上涨、国内工业生产和投资需求上升等因素影响,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上涨4.7%,涨幅扩大2.4个百分点。近期国际市场铜、铝等有色金属价格上涨较多,推动国内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上涨4.5%,涨幅扩大3.0个百分点。

  对于大宗商品涨价带动PPI超预期回升,不少市场人士表示,需进一步关注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和通胀压力。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全球首席经济学家花长春表示,近期大宗价格上涨斜率趋缓,市场对通胀上行预期较充分。关键是下半年内部和外部的供给冲击是否持续,若冲击持续,特别是国内定价大宗供给收缩,引起PPI和大宗超预期上涨,叠加下半年CPI持续回升,预计通胀对货币政策扰动更大。

  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近期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主要是由于短期供需关系变化、流动性宽裕以及投机炒作等多因素交织的结果。目前,大宗商品供需两端并没有出现整体性、趋势性变化,价格不具备长期上涨的基础。

  4月8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第五十次会议时强调,要保持物价基本稳定,特别是关注大宗商品价格走势。4月9日召开的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上强调,加强原材料等市场调节,缓解企业成本压力。(记者 班娟娟)

 


责任编辑:朱明宇
最新文章
2025年湖南将实现放心消费示范单位… 第七届安徽文化惠民消费季惠及6500… 福建今年将实现科特派创业和技术服… 西藏民政系统开展农村低保专项治理… 山西省33个会场同步启动大型招聘会 河北省启动476个科技特派员工作站… 内蒙古:2021年就业创业推进会暨春… 浙江省推进税收大数据平台建设助企…
推荐文章
2025年湖南将实现放心消费示范单位… 第七届安徽文化惠民消费季惠及6500… 福建今年将实现科特派创业和技术服… 西藏民政系统开展农村低保专项治理… 山西省33个会场同步启动大型招聘会 河北省启动476个科技特派员工作站… 内蒙古:2021年就业创业推进会暨春… 浙江省推进税收大数据平台建设助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