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1年03月16日 星期二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阐述中国法治特色,弘扬中国法治精神
东营:118个重点项目助力攻坚“交通强市”
发布时间:2021-03-15 13:09 | 来源:大众日报


到2025年,东营市民期盼已久的高铁梦将会实现,市域内铁路四通八达,高速公路更加畅通,港口、机场成为国际转运枢纽,各种交通运输方式无缝衔接,“东西互济、南北贯通、陆海联动、功能完善”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将加快形成……记者从3月6日召开的东营市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了解到,未来五年,东营市将谋划实施重点交通项目118个,总投资达2000亿元。

“十三五”时期,东营市交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000亿元,实施了一批事关全局和长远的重大事项、重大项目、重大工程,综合交通设施网络更加完备,发展活力进一步释放。截至2020年年底,全市公路通车里程9332公里、铁路里程354.1公里、油气管道里程1935公里,东营港建成码头泊位63个,胜利机场通航城市达到17个,与“十二五”末相比,新增公路里程320公里、铁路里程175.8公里、油气管道里程1290公里,新增码头泊位12个,东营的交通区位优势加快凸显。

如今,东营市民出行更方便,市内交通运输服务保障能力也大大提升。全市道路客运班线已通达省内各地市和全国15个省市,胜利机场航线覆盖全国重要一线城市和主要节点城市,中心城投放共享单车、助力车4万辆、公共自行车4560辆,1776个建制村全部通公交。五个县区在全省率先完成村级公路网化示范县建设,608个具备条件的行政村全部实现“户户通”,60个省定贫困村、43个市定贫困村全部通硬化路、通客车。

“十四五”时期,是东营加快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打通大动脉,畅通微循环,持续提高交通运输保障能力的关键时期,是建设交通强市的攻坚时期。东营市力争到2025年,铁路运营里程达到510公里,公路通车里程突破1万公里,跨黄河通道达到7座,港口吞吐量突破1亿吨,民航客运量突破100万人次,管道输送能力突破5000万吨。各种交通运输方式无缝衔接,届时东营将成为国内大循环的重要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枢纽。

今年东营市将实施重点交通项目34个,总投资1198亿元,年内完成投资159亿元,包含铁路、公路、港口、机场、管道、物流园建设等。(贾瑞君 李明)



责任编辑:朱明宇
最新文章
内蒙古:“十三五”全区国有企业利… 山东聊城将创建8000家以上放心消费… 青岛继续放宽中心城区落户政策 鼓… 山东省直部门公开2021年预算 "三… 山东制定中小学办学基本规范15条 … 山东省“对症下药”促中药产业高质… 山东:基层卫生高级职称不硬性规定… 在男子60米比赛中跑出6秒49并夺得…
推荐文章
内蒙古:“十三五”全区国有企业利… 全国12315平台上线两项便民新功能 人社部启动2021年大中城市联合招聘… 三部门联合召开全国推动返乡入乡人… 《公共航空运输旅客服务管理规定》… 市场监管总局网监司负责人就《网络… 黄河全线开河 精细气象服务全程保… 民航服务管理新规9月实施 退款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