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1年01月13日 星期三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阐述中国法治特色,弘扬中国法治精神
人民财评:老年代步车如何才能驶出“灰色地带”
发布时间:2021-01-13 09:16 |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到底能不能上路?”“应该走哪条道?”“什么配置都能加?”“治理难题如何破?”……人民网连发四篇“老年代步车调查”报道。常被戏称为“马路一霸”的老年代步车,近日又成了网民热议的话题。

老年代步车的种种乱象,不是新鲜事。过去多年,从国家多个部委到地方相关部门,一直在推进整顿治理。工信部等六部门2018年印发的《关于加强低速电动车管理的通知》中,已将老年代步车划入低速电动车范畴,并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政府组织开展低速电动车清理整顿工作,严禁新增低速电动车产能,加速低速电动车规范管理。然而尴尬的是,老年代步车仍然游走在法律边缘,一路“高歌猛进”,野蛮生长。

症结究竟在哪里?

对老年代步车的管理不能简单粗暴地以罚代管、以扣代管。老年人之所以会选择这样的车辆上路,是因为这类车价格便宜,不仅适合老人接送孩子等日常出行,还能起到防风雨的作用。市民从方便自身的生活实际出发,才购买了这些车辆,若简单一罚了之、一扣了之,不但难以杜绝乱象,反而更容易激化矛盾。因此,对老年代步车的管理要讲究策略。

老年代步车安全规范生产的源头管控失位,欠了大账。单纯依靠后期使用环节的末端治理,注定迟缓乏力。老年代步车的问题,原本是属于市场监管部门与生产销售企业间的矛盾,却因为源头管控的粗疏疲软,转化为了交管部门同使用者之间的矛盾。生活中,经常听到有人讲:“不让上路,就不要允许生产制造嘛”。这也充分说明了,老年代步车乱象治理是一个全链条的规范管理问题,链条上的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忽视。安全规范生产的前端欠账,末端管还是不管、具体怎么管,的确让人头疼。

老年代步车使用者基数庞大,“法不责众”的惯性思维和与执法“打游击”的手法,也让治理成效事倍功半。眼下的情况是,老年代步车使用者的法律意识和交通参与素养有待提高,交管部门也没有具体“抓手”去动真碰硬。久而久之,形成了一个“交管部门不好管、普通用户不怕管、不出事不主动管”的恶性循环。

小小的老年代步车连着旺盛的出行需求,拥有庞大的市场规模,“一刀切式”的处理并不可取,要站在全局的高度科学谋划和治理。比如:从生产源头的管控抓起,出台国家统一标准,“升级一批、规范一批、淘汰一批”就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根据相关预测,“十四五”期间,我国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人,将从轻度老龄化迈入中度老龄化。能否以预见的眼光,满足老年人群体的多样化出行需求,妥善治理好老年代步车乱象,是一个不容忽视、真真切切的民生问题,考验着管理者的社会治理智慧。



责任编辑:朱明宇
最新文章
渝昆高铁泸州段全线开工 对接市场需求,输送技能人才,湖南… 求资源、求场地、求人才 海归青年… 教师如何用好课堂上的信息化“神器… 补短板强弱项 商务部等12部门印发… 去年中国电影贺岁档观众满意度创新… 综合交通法规体系2035年基本建成 … 水电开发 生态优先
推荐文章
渝昆高铁泸州段全线开工 2020年巴西对华出口逆势增长 扩大清洁能源投资 持续开展国际合… 俄罗斯多地开展“智能乡村”建设 对接市场需求,输送技能人才,湖南… 求资源、求场地、求人才 海归青年… 教师如何用好课堂上的信息化“神器… 补短板强弱项 商务部等12部门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