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0年12月25日 星期五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阐述中国法治特色,弘扬中国法治精神
扶贫产业“花”开大兴安岭南麓
发布时间:2020-12-25 08:47 |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呼和浩特12月24日电(记者李云平)眼下尽管是内蒙古大兴安岭南麓农闲时节,但兴安盟乌兰浩特市乌兰哈达镇白音特布斯格嘎查农民蒋鹏依旧忙着养猪,正从脱贫迈向致富之路。

  据蒋鹏介绍,他家2015年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后,当地利用4.5万元产业扶贫资金帮助买来112头猪仔,还帮助盖起240平方米的猪圈。现在,他家猪圈扩建到500平方米,预计今年收入达30万元左右。

  蒋鹏所在的兴安盟位于大兴安岭南麓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是内蒙古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近年来,内蒙古把产业扶贫作为重要任务,优先保障政策措施、配置资源要素、安排资金投入,助力大兴安岭南麓建档立卡贫困户“拔穷根”。

  据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副厅长刘永志介绍,2016年以来,内蒙古累计向大兴安岭南麓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投入农牧业政策项目资金和产业扶贫专项资金104亿元,帮助当地发展“米菜果油糖、猪禽马牛羊”十大优势特色产业,共覆盖贫困人口9.5万人。

  内蒙古因户因人施策,对强劳动能力贫困人口,实行政府出单、贫困户点菜、财政补贴的“菜单式”扶贫政策,支持其发展产业实现脱贫;对弱劳动能力贫困人口,通过发展轻体力庭院经济、集体经济带动、新型经营主体代耕代养、公益就业等方式,让他们共享产业发展成果;对脱贫监测户和边缘户,通过强化产业扶持政策项目支撑,加强产业发展技术指导,突出产业发展风险监测,防止新发返贫致贫。

  刘永志说,内蒙古在大兴安岭南麓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实施贫困农牧民利益联结带动行动,累计投入扶持资金1亿元扶持龙头企业、合作社、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238个,建设扶贫车间14个,发展产业化联合体34个,直接带动贫困人口6.8万人次。

  目前,内蒙古大兴安岭南麓5个国贫旗县全部摘帽,602个贫困嘎查村全部出列,贫困人口由2015年的10.5万人减少至1629人,剩余贫困人口均达到脱贫标准;农牧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达11630元,比2015年增长47%。



责任编辑:朱明宇
最新文章
第八届中国民生发展论坛在京举行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成立十周年… 广西着力推进“民企入桂” 新签约6… 东京迪士尼将于明年3月调整票价 周… “十三五”期间我国能源自主保障能… 我国自主研发、全球首创 时速350公… 今年我国海上油气产量破6500万吨 平台经济反垄断关键在于构建有效竞…
推荐文章
首届“俄中文学外交翻译奖”揭晓 第八届中国民生发展论坛在京举行 白俄罗斯对欧盟最新制裁采取反制措… 中国国际移民报告2020发布 俄法总统通电话讨论多个地区问题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成立十周年… 广西着力推进“民企入桂” 新签约6… 辽宁省辽阳市发放4000张拥军“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