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0年12月16日 星期三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阐述中国法治特色,弘扬中国法治精神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坚持向科技创新要答案
发布时间:2020-12-16 09:26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从我国的发展实际来看,科技创新既是一种追求卓越的知识创造活动,也有着非常深厚的现实基础

  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是科技解决方案更精准的前提。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是科技解决方案更有效的基础

  

  最新发布的一份全球报告显示,过去5年,16个可统计的可持续发展目标领域中,中国在清洁饮水和卫生设施、经济适用的清洁能源和产业、创新和基础设施等5个领域相关的科研产出居世界第一,15个领域的相关科研论文数量位居全球前十。这份名为《以科研的力量推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的报告表明,中国科技界正将目光聚焦发展,积极用科学研究助力破解发展难题、满足发展需求。

  目前,科技创新的角色越来越关键,担当的分量越来越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前,在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上升的大背景下,我们必须走出适合国情的创新路子,特别是要把原始创新能力提升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在科学技术现代化的跑道上,我国近年来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为服务民生、造福社会、促进经济发展提供着源源不断的驱动力。今天,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对加快科技创新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可以说,我们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

  从我国的发展实际来看,科技创新既是一种追求卓越的知识创造活动,也有着非常深厚的现实基础。从部分关键元器件、零部件、原材料依赖进口,到油气勘探开发、新能源技术发展不足,再到人民对健康生活的要求不断提升、生物医药和医疗设备等领域科技发展滞后问题日益凸显……这些体现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的实际问题,必须向科技创新要答案。

  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是科技解决方案更精准的前提。科学家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选择研究方向,才能真正解决实际问题;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国防建设面临许多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入手,会更有利于寻找到科研选题和突破口。对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来说,就是要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对能够快速突破、及时解决问题的技术抓紧推进,对属于战略性、需要久久为功的技术提前部署。

  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是科技解决方案更有效的基础。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我国面临的很多“卡脖子”技术问题,根子是基础理论研究跟不上,源头和底层的研究亟待加强。只有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才能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与此同时,企业作为创新主体,为了打造核心竞争力、占据竞争高地,也需要逐渐向基础研究领域挺进。因此要不断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强化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让高科技企业成为创新重要发源地。

  加快科技创新,依靠的是奋战在一线的千千万万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及市场主体。改善科技创新生态,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给他们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创造良好的环境和基础条件,就会让科技创新成果源源不断涌现出来,从而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有效的科技解决方案。(余建斌


  《 人民日报 》( 2020年12月16日 05 版)



责任编辑:朱明宇
最新文章
山东省重大建设项目2020年度投资计… 减免租金 济南着力打造精品人才公… 山东省港口集团有了首个国家级行业… 2022年底前山东养老服务人员上岗培… 当霹雳舞从街头走进高校 数字化赋能 山东六大行动优化民企… 11月份楼市涨幅回落 警惕局部区域… 银保监会:非保险机构和个人不得开…
推荐文章
成都市青白江区加大政策解读力度 … 云南省着力构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 黑龙江实施医保“视频办” 广西原产地证书审核实现智能化 福建省200亿元纾困贷款已全部投放 四川省启动民营企业家梯队建设五年… 湖南省开展“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 贵州出台促汽车消费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