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0年12月11日 星期五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阐述中国法治特色,弘扬中国法治精神
建设一体化系统 山东油气管道智能化水平居全国前列
发布时间:2020-12-11 09:06 | 来源:大众日报


  记者从12月10日在东营召开的山东全省油气管道保护智能化现场推进会上获悉,截至今年11月底,山东省人员密集型高后果区油气管道已有30%实现智能化监控覆盖,油气管道智能化建设取得“六个全国第一”,智能化水平位居全国前列。

  据介绍,山东省油气管道密度居全国首位,总长度已经超过1.26万公里,约占全国十分之一,在承担省内油气保障供应同时,肩负着华东地区乃至全国油气输送任务。随着运行年限、里程不断增长,人工巡护、人为研判等传统手段难以满足管道保护需要,建设管道运行、应急响应、运维保障一体化智能系统,实现管道全生命周期智能化管控势在必行。

  2017年12月,山东省油气管道综合管理信息平台一期上线运行,成为全国首个基于地理信息的管道智能管理平台;2019年3月,《山东省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条例》正式施行,第一次以地方法规的形式明确提出管道保护智能化发展方向;2019年7月,召开全国首个管道保护智能化发展论坛,知名院士专家支招献策,全面拉开管道智能化发展帷幕;2020年8月,出台国内首个油气管道智能化发展意见,精心部署管道智能化建设;2020年12月,在全国率先举办管道保护智能化推进会议,为管道智能化发展助力加油;率先推出首批引领全省乃至全国管道智能化建设先进典型,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经验做法,在行业内大力推广。

  在此基础上,山东省对重点管段实施智能化监控,力争通过3年的努力,实现全省高后果区视频监控全覆盖。对在役管道实施智能化改造,对建设时间早、技术较落后管道加装灾害预警等智能设备,提升管道智能感知水平;对建设时间短、存在短板弱项管道,在隐患整治、智能巡护、运营调度等方面进行功能优化,提升管道安全运行水平;对基础条件较好、自动化程度高管道,重点推进无人机、高点监控和伴行光缆等空天地一体化智能监测技术应用,全面提升管道智能化水平。对新建管道实施智能化建设,坚持智能化与管道规划、施工、验收“三同步”,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突出智能感知、智能预判、智能管控,加快构建数字孪生体,打造数据集成、安全预警和综合管理等多功能融合的智能管控体系,实现全数字化移交、全智能化运营、全生命周期管理,引领管道智能化纵深发展。

  省能源局局长栾健表示,下一步,山东省将重点依托国家管网、中石化、中石油等企业,开展管道智能化安全、技术、应用等基础性标准制修订工作。打造共享平台,建立管道大数据互联共享机制,打破信息孤岛,实现管道运行可视、可控。(缪久田 李凯 左丰岐)(完)



责任编辑:朱明宇
最新文章
多项金融数据回暖 着力输血实体特… 险资年内"超配"国债 10月末余额… 2020年11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 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在广州举行 奥林匹克,再添时尚元素 “直达机制”完善宏观经济治理(评… 舞台留下壮阔记忆(脱贫故事) —… 科学评价成效,复制经验做法
推荐文章
多项金融数据回暖 着力输血实体特… 险资年内"超配"国债 10月末余额… 11月M2增速反弹 新增社融超预期 经济日报:理性看待当前粮食价格上… 1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43万亿元 M… 贵州就业形势总体保持稳定 江苏跟踪审计企业减负政策 商务部发布《中国服务进口报告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