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0年11月13日 星期五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阐述中国法治特色,弘扬中国法治精神
2020中国普惠金融创新报告发布—— 数字化助推普惠金融发展
发布时间:2020-11-13 09:08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平安普惠融资担保公司创新“三农”普惠金融业务模式,降低农户经营成本,科技赋能助力农产品销售;微众银行的全线上、纯信用企业流动资金贷款,服务于普适性的小微企业融资需要,贴合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广大供应商、经销商需求……推动普惠金融发展、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数字技术提供了新路径。

  当前我国普惠金融创新发展情况如何?11月12日,在由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与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和中国银行保险报共同主办的第三届中国普惠金融创新发展峰会上,《中国普惠金融创新报告(2020)》(以下简称《报告》)发布,30个具有代表意义的中国普惠金融典型案例和《中国普惠金融实践案例集锦(2020)》也同步公布。

  《报告》认为,当前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呈现四个特点:一是银行保险机构是普惠金融发展的主力军;二是数字普惠金融已经成为当前普惠金融发展的主流;三是非银行金融机构积极践行普惠金融战略;四是在发展普惠金融过程中越来越重视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截至2019年6月末,我国乡镇银行业金融机构覆盖率为95.65%,行政村基础金融服务覆盖率达到99.2%,全国乡镇保险服务覆盖率为95.4%。这些数字显示近些年普惠金融发展的成绩非常显著。”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说。

  面向未来,发展普惠金融仍需多方合力。

  “发展普惠金融要守正创新,从解决风控问题、深化激励考核等方面打通‘最后一公里’。”国务院参事、银保监会原副主席王兆星表示,利用新技术开展金融创新有助于推进普惠金融,但同时也不能忘记发展普惠金融的初心,要让更多人能更加便捷、经济、实惠地获得金融服务。

  需要看到,融资难融资贵等痛点难点依然存在。王兆星提出,大力发展普惠金融要深化改革,关键在于银行要解决风控的技术、手段和工具等问题,优化银行内部的绩效考核激励机制,以及发挥保险、地方政府和财政等多方合力的作用。

  此外,金融消费者教育问题也不容忽视。李扬表示,我国普惠金融领域的金融消费者教育仍存在较大短板,而金融机构还缺乏动力和资源去广泛开展相关教育。建议监管部门或行业组织牵头,建立长期性、系统性、多元化和广覆盖的金融消费者教育体系。(徐  阳  贺  霞


  《 人民日报 》( 2020年11月13日 10 版)

责任编辑:朱明宇
最新文章
山东济宁提前进入供暖季 暖气热了… 山东省高密市“引凤还巢”激活县域… 办理医保更简单 山东菏泽医保服务… 山东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 30项举措大干50天 青岛发起稳就业… 山东建立省级政府公物仓资产共享调… 一群两心三圈 山东高质量发展区域… 前10月我国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
推荐文章
山东济宁提前进入供暖季 暖气热了… 山东省高密市“引凤还巢”激活县域… 办理医保更简单 山东菏泽医保服务… 山东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 30项举措大干50天 青岛发起稳就业… 山东建立省级政府公物仓资产共享调… 一群两心三圈 山东高质量发展区域… 前10月我国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