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0年11月11日 星期三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阐述中国法治特色,弘扬中国法治精神
测试稳步推进 多数字人民币落地场景浮出
发布时间:2020-11-11 08:48 | 来源:经济参考报


  测试稳步推进 多数字人民币落地场景浮出

  电子支付格局或生变

  随着更多测试内容曝光,数字人民币的未来落地场景逐渐清晰。深圳数字人民币红包试点在一周之内实现交易金额876.4万元,整体而言,数字人民币全国共落地试点场景已超过6700个,覆盖生活缴费、餐饮服务、交通出行、购物消费、政务服务等多个领域,交易金额超11亿元。与此同时,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已与滴滴出行、京东数科等企业达成战略合作,数字人民币更多线上支付场景充满想象空间。

  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表示,数字人民币在隐私保护、安全性、信用基础等方面更胜一筹,将为目前的电子支付系统提供更多冗余性,也有望打破现有支付壁垒,渐进式地重构电子支付格局。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及“稳妥推进数字货币研发”。《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规定,人民币包括实物形式和数字形式,这为发行数字货币提供了法律依据。按照官方口径,目前数字人民币推出无时间表,但数字人民币支付体系在双层运营、M0替代、可控匿名等前提下,已基本完成系统设计,标准制定、功能研发、联调测试等工作也在开展,并先行在深圳、苏州、雄安、成都等城市以及未来的冬奥会场景进行内部封闭试点测试。

  从目前已曝光的信息来看,数字人民币试点主要落地于小额、高频零售支付场景。以深圳市政府近期联合人民银行开展的数字人民币红包试点为例,红包可在已完成数字人民币系统改造的3389家商户使用,这些商户涵盖餐饮、超市、加油站、地铁交通、百货公司等多个领域。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此前在公开场合披露的信息,截至2020年8月底,数字人民币全国共落地试点场景6700多个,覆盖生活缴费、餐饮服务、交通出行、购物消费、政务服务等领域;累计开立个人钱包11.33万个、对公钱包8859个,交易笔数312多万笔,交易金额超过11亿元,支持条码支付、刷脸支付和碰一碰等多元支付方式。

  数字人民币未来的应用场景也具备更多想象空间。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日前与京东数科正式达成战略合作,将结合京东集团现有场景,共同促进数字人民币的移动应用功能创新及线上、线下场景的落地应用,推进数字人民币钱包生态建设。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也与滴滴出行正式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共同研究探索数字人民币在智慧出行领域的场景创新和应用。近日,华为也表示,HUAWEI Mate 40系列手机按照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的统一标准,支持“数字人民币硬件钱包”功能,数字人民币试点地区白名单用户可以使用这一功能。

  数字人民币渐行渐近,对现有支付体系也将产生深远影响。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这样描绘数字人民币的使用场景:只要双方手机上都有数字人民币的数字钱包,只要手机有电,两个手机“碰一碰”,就能把一方数字钱包里的数字人民币转给另一方,连网络都不需要。这样一来,部分偏远地区由于网络不畅导致无法正常使用手机支付的问题将迎刃而解。无需绑定银行账户、无手续费等优势对普通消费者也有一定吸引力。

  “未来在支付入口,除了第三方支付APP和手机银行APP以外,会增加数字人民币钱包APP。”万向区块链首席经济学家邹传伟表示。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使用数字人民币与使用其他电子钱包等体验差别不大,但背后的逻辑却大不同。邹传伟表示,其他电子钱包在付款环节,要么通过商业银行存款,要么通过预先充值的第三方支付账户余额。数字人民币则代表了中央银行信用,安全性更高。其他电子钱包,不论是由商业银行还是由第三方支付机构提供,都是实名制。数字人民币的可控匿名性能更好地保护用户隐私。其他电子钱包依托商业银行存款账户或第三方支付账户。数字人民币是账户松耦合,具有类似现金的点对点支付和“支付即结算”特点。

  数字人民币的发行对目前广泛应用的微信、支付宝等电子支付工具有何影响?穆长春表示,微信支付和支付宝的“钱包”里装的是商业银行存款货币,数字人民币发行后,大家仍可用微信、支付宝进行支付,只不过“钱包”里装的内容增加了央行货币。

  数字人民币针对零售支付,在目标用户和场景上与第三方支付机构有很多重合,将为目前的电子支付系统提供更多冗余性。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从电子支付层面而言,数字人民币对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的影响主要取决于数字人民币相关配套硬件是否充分,以及终端用户是否愿意改变原有支付习惯接受数字人民币。但考虑到数字人民币具有更好的隐私保护作用,同时能跨越支付体系打破支付壁垒,数字人民币的应用有望渐进式地重构支付体系。

  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数字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陈文也表示,数字人民币可控匿名,公众对个人信息隐私的日益重视将为数字人民币的增量市场提供保障。(记者 张莫 向家莹 实习生 王惠民)



责任编辑:朱明宇
最新文章
中央文明办公布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 进一步贯彻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山东省聊城市消防安全科普教育基地… 山东省第二届数据应用创新创业大赛… 济南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将入市… 青岛发行479亿政府债券 保障重点公… 最高可申请20万 山东东营启动“社… 青岛实现电子营业执照+电子印章同…
推荐文章
证监会:从源头上提升上市公司质量 中央文明办公布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 进一步贯彻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三部门联合规范线上经济秩序—— …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教育领域… 习近平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 万里写入胸怀间 ——记习近平主席… 山东省聊城市消防安全科普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