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0年10月16日 星期五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阐述中国法治特色,弘扬中国法治精神
如何保护和激发中小企业活力?权威业内人士“把脉”建言
发布时间:2020-10-16 08:51 |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石家庄10月16日电 题:如何保护和激发中小企业活力?权威业内人士“把脉”建言

  新华社记者王雨萧

  中小企业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更是扩大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支撑。疫情冲击下,如何保护和激发中小企业发展活力,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15日在河北唐山市举行的“2020中国中小企业发展大会”上,与会权威业内人士聚焦保护和激发中小企业活力建言献策、“把脉”开方。

  工信部中小企业局副巡视员王岩琴表示,疫情发生以来,工信部会同有关部门推出一系列惠企政策,助力中小企业稳定健康发展。二季度以来,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出现积极变化。

  “下一步,要千方百计保护好市场主体,促进扶持政策精准落地,进一步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切实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王岩琴说。

  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而中小企业是推动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会长李子彬表示,疫情之下,全球经济遭受重创,与此同时,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加速市场“洗牌”,广大中小企业面临的困境不仅是市场疲软,更多的是缺乏数字化改造的内生动力和办法。

  “中小企业需要进一步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求生存、求发展,并以此推动经济发展转型升级。具有创新意识的中小企业将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企业只有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和品牌,才有生命力、竞争力。”李子彬说。

  对此,国家发改委产业发展司副司长李忠娟指出,广大中小企业要加快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专注“专精特新”发展,注重绿色发展,弘扬工匠精神和企业家精神,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中小微企业抗风险能力普遍较弱,疫情影响下,不少企业面临生存困局。如何帮助中小微企业破解融资难问题?

  在中国建设银行普惠金融事业部副总经理王魏冬看来,数字化技术为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提供了可行路径。

  他介绍,近年来,建设银行依托大数据分析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和信用状况,逐步构建起批量化获客、精准化画像、自动化审批、智能化风控和综合化服务的数字普惠金融新模式,为更多中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支持。未来,银行应更多运用科技手段,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能力,助力中小微企业成长发展。

  企业管理是企业的“基本功”,也是企业规范化运行的基础。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宋志平表示,风险挑战之下,广大中小企业更应建立起精细化、精益化的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与此同时,聚焦核心主业,建立“专而精”的业务模式,打造行业“隐形冠军”。



责任编辑:朱明宇
最新文章
青岛将开发1000个临时公益性岗位 … 山东荣成天鹅湖迎来今年首批大天鹅… 实施“链长制” 产业链培育成济南… 山东省公布103家省级重点监控用水… 山东人才发展蓝皮书发布 人才回流… 《教育的100种可能》新书发布 医保扶贫“三年行动”惠及超4.6亿… 汽车产销连续6个月同比增长 降幅已…
推荐文章
青岛将开发1000个临时公益性岗位 … 山东荣成天鹅湖迎来今年首批大天鹅… 实施“链长制” 产业链培育成济南… 山东省公布103家省级重点监控用水… 临沂青岛烟台获批海关总署监管市场… 全国税收普法教育示范基地揭牌仪式… 山东人才发展蓝皮书发布 人才回流… 中俄“长江—伏尔加河”地方合作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