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0年09月18日 星期五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阐述中国法治特色,弘扬中国法治精神
人民日报评论员:保障劳动权就是保障人权
发布时间:2020-09-18 09:17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也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保障劳动权就是维护人的尊严,就是保障人权。

  9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发表《新疆的劳动就业保障》白皮书,从新疆劳动就业的基本状况、大力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充分尊重劳动者的就业意愿、依法保障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劳动就业创造美好生活、积极践行国际劳工和人权标准等六个方面,全面反映新疆把促进劳动就业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的一系列举措,真实记录新疆实施积极的劳动就业保障政策有力维护了各族群众劳动就业基本权利的客观事实,生动展现了中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依法保障公民劳动权利的坚定信念和务实行动。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做好劳动就业工作,对于保障各族人民劳动就业权利、发展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意义重大。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新疆劳动就业保障政策体系进一步健全,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就业结构更趋合理,劳动力素质明显提升,各族群众收入水平不断提升、生活质量越来越高,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今天的新疆,处于历史上最好的繁荣发展时期,“家家有门路、人人有事干、月月有收入”的工作目标基本实现,各族群众安居乐业,生活安宁祥和,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正以更加昂扬的奋斗姿态同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迎接更加美好的明天。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中国的宪法原则,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始终重视保障公民的劳动就业权利,坚决预防和消除任何形式的强迫劳动。新疆各级党委和政府认真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大力实施积极的劳动就业政策,依法保障各族群众的劳动权益,显著改善了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体现了国际社会的共同价值追求,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出了不懈努力。新疆的劳动就业保障政策及其实践,符合中国宪法法律,符合国际劳工和人权标准,契合新疆各族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惠民生,顺民意,得民心。

  一段时间以来,国际上一些势力出于意识形态偏见和反华需要,无视我国新疆为保障人权所做的巨大努力,搞人权双重标准。他们罔顾事实,颠倒黑白,肆意炒作所谓新疆“强迫劳动”问题,抹黑新疆的劳动就业保障工作,妄图剥夺新疆各族群众的劳动权,使其永远生活在自我隔绝、封闭落后的贫困状态,这是对新疆各族人民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反动,理应遭到一切爱好正义进步的人们的坚决反对。

  劳动改变生活,劳动创造幸福。面向未来,新疆将认真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就业是民生之本的理念,继续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促进劳动就业,为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不断满足各族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而不懈努力,为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打下坚实基础。新疆各族人民的日子一定越过越红火!(本报评论员

  《 人民日报 》( 2020年09月18日 01 版)



责任编辑:朱明宇
最新文章
习近平在长沙考察调研 白皮书:我网安产业规模预计超1700… 中央新增生物质发电补贴15亿元 国家能源局:中央新增生物质发电补… 2019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蝉联全… 中国网络安全产业白皮书发布—— … 中国固定资产投资连续五个月正增长 连续3个月走强 人民币连续升值困扰…
推荐文章
习近平在长沙考察调研 发改委:三方面部署航空货运设施发… 发改委:投资增速逐月回升向好 连… 发改委:做好三方面培训工作 提升… 发改委:蔬菜市场供应有望在短时间… 发改委:我国发展新型消费的空间广… 发改委:推动西部地区投资增速稳定… 大兴机场首座跨省异地城市航站楼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