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0年08月06日 星期四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阐述中国法治特色,弘扬中国法治精神
山东首个生活垃圾分类全链条处置项目在东营启动
发布时间:2020-08-06 09:14 | 来源:大众日报


  7月21日上午9点,山东省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丁庄街道生活垃圾分类全链条处置启动仪式在小官庄村文化广场举行,这也是山东省落地启动的首个生活垃圾分类全链条处置项目。

  上午10点半,小官庄村居民刘梅一手拎着一包垃圾直奔村文化广场旁的垃圾分类服务驿站。垃圾分类指导员王丽将刘梅带来的垃圾熟练分拣后,将垃圾分门别类放到了厨余垃圾桶和其他垃圾桶中,少量的纸张则和刘梅手中的另一包废旧书刊一起,放到了纸类垃圾投递口。

  记者发现,与厨余垃圾桶、其他垃圾桶不同,纸类垃圾与另外的塑料、织物、金属、玻璃四类垃圾投递箱整体连接在一起,由一个电脑面板控制。“这些都是可回收垃圾箱。居民通过手机微信扫码创建属于自己的账户,每次投递不同类别的可回收垃圾时,系统会自动生成一个专属二维码,把二维码贴到垃圾的包装上,工作人员称重确认后,这些可回收垃圾便可以通过自己的账户直接变现。”王丽介绍,为鼓励居民将家中的可回收以及厨余等垃圾投递到这里,驿站将可回收垃圾的价格设定高于市场价。刘梅这次投递的废旧书籍回收价格定为每公斤一元,比市场价高两毛钱左右。

  小官庄村党支部书记李孝军说,鉴于前期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识不足问题,驿站通过配齐垃圾分类指导员来对居民进行现场指导,为下一步的垃圾分类回收集中处理创造了条件。

  垃圾实现了精细化分类回收后,如何对垃圾进行无害化运输、处理是关键。记者来到生活垃圾处置的最后一站——东营市延旭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我们先组织专门车辆定时对垃圾进行分类运输,杜绝‘混装混运’问题,再进行专业化垃圾分拣,有害、可回收等垃圾打包对接终端,厨余、秸秆等垃圾则进入全链条循环体系。”公司总经理成志强介绍,运来的厨余、秸秆等垃圾进入有机处理车间后,生成沼气、沼液、沼渣等,沼气用于并网发电,沼液沼渣则做成有机肥,用于辖区及周边的无公害绿色蔬菜种植,实现了“产废—用废—再循环”的绿色闭环。

  政府参与指导、企业第三方运作、全民参与垃圾分类,丁庄街道辖区的垃圾实现了“精细化垃圾分类投放——专业垃圾分拣、运输——厨余、秸秆等垃圾生产有机肥——有机肥种植绿色无公害蔬菜”全链条处置。记者了解到,这一处理模式每年可资源化利用厨余、秸秆等垃圾60万吨,辐射带动周边多个县区、乡镇垃圾处理和有机农业发展。(李广寅 胡鑫焱 常达)(完)



责任编辑:朱明宇
最新文章
促进贸易繁荣 贡献中国智慧 7月全国平均降水量偏多 扩大公共投资扶持中小企业 智利追… 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2.09万亿元 … 新能源汽车研发获新进展 《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20)》出… 卫星导航业产值超3450亿元 四方面… 北斗已与全球三大卫星导航系统签署…
推荐文章
七部门联合发文进一步清理规范海运… 七部门:今明两年持续扩大就业见习… 塞内加尔免征22个可再生能源设备增… 外交部:中印应始终将边界问题置于… 促进贸易繁荣 贡献中国智慧 7月全国平均降水量偏多 扩大公共投资扶持中小企业 智利追… 乌东德电站重点工程阶段性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