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0年08月04日 星期二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阐述中国法治特色,弘扬中国法治精神
中国大型无人机台风探测试验成功
发布时间:2020-08-04 10:10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本报北京8月3日电  (记者刘毅、赵贝佳)8月2日下午,在今年第3号台风“森拉克”影响海南期间,一架由中国自主研发的高空大型气象探测无人机从海南博鳌机场起飞,历时4个小时,圆满完成对台风“森拉克”外围云系的综合气象观测任务,这标志着中国在这一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对台风探测及预报预警具有重大意义。

  这架大型气象探测无人机成功下投30枚探空仪,与毫米波雷达一起,对台风“森拉克”外围云系进行了“CT式立体扫描”。一组组温度、湿度、气压、水凝物等海洋上空和海面观测数据,实时传送回地面指挥系统。中国首次高空大型无人机海洋、台风综合观测试验取得圆满成功,填补了基于高空大型无人机开展海洋综合观测的空白。

  这是中国高空大型无人机海洋综合气象观测试验(简称“海燕计划”)的重要成果。中国气象局于2018年启动“海燕计划”,选用“翼龙—10”大型无人机,联合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12家单位开展试验。海南省气象局强化空域协调,并为试验顺利开展提供有力气象保障。

  据中国气象局台风与海洋气象预报中心主任钱传海介绍,尽管我国台风预报水平近年来稳步提高,但海上观测资料的匮乏限制了对台风生成机理的研究和预报技术的提升。这次海洋综合探测试验数据,为预报员确定台风“森拉克”中心位置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对我国进一步提高台风路径和强度预报准确率、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具有重要意义。

  据统计,台风每年给中国造成的经济损失约295亿元。多种数值模式结果证明,飞机下投等探空资料,可以明显改进台风预报。

  此前,试验团队已从6月25日起进行了4次不同气象环境和载荷的无人机飞行观测试验,风云气象卫星、无人船、往返智能探空、漂流浮标等多种探测手段与其配合,开展立体观测。

  “海燕计划”总指挥、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主任李良序介绍,下一步将继续完善技术体系,建立大型无人机全链条式观测业务和台风探测业务系统目标,并打通观测到业务应用各环节,为实现“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的目标和更好开展全球气象服务,奠定坚实基础。

  试验技术组组长、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副总工张雪芬表示,试验使用的无人机及所有探测载荷,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责任编辑:朱明宇
最新文章
危机中育新机 变局中开新局——贯… 一流服务世界共享 深度应用未来可… 7月制造业PMI升至51.1% 中国经济下… 资管新规过渡期延长1年 7月一线城市楼市触顶回落 上半年过… 文化企业生产经营逐步好转 便民办税春风行动成效显著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法治知识网络竞…
推荐文章
林郑月娥:推迟立法会选举是艰难决… 危机中育新机 变局中开新局——贯… 一流服务世界共享 深度应用未来可… 7月制造业PMI升至51.1% 中国经济下… 资管新规过渡期延长1年 7月一线城市楼市触顶回落 上半年过… 苹果市值超越沙特阿美重回全球第一 文化企业生产经营逐步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