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0年07月09日 星期四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阐述中国法治特色,弘扬中国法治精神
我国世界地质公园数量升至41处 居世界首位
发布时间:2020-07-09 09:16 | 来源:人民网-环保频道


人民网北京7月8日电(丁亦鑫)记者7月8日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7月7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局第209次会议,中国推荐申报的湖南湘西、甘肃张掖两处地质公园正式获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称号。至此,我国世界地质公园数量升至41处,占全球161处的四分之一,稳居世界首位。

据了解,湘西世界地质公园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武陵山脉腹地,拥有160处旧石器和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见证了人类文明历史。这里是土家族和苗族主要聚居地,这些民族是湘西自治州最早的原著民,其悠久的历史和文化造就了独特的民俗。该地区的地质记录了扬子地台的形成以及这一前陆盆地所经历的多期次的构造演化。在地质公园中,寒武纪地层尤为突出,有两个具有国际意义的“金钉子”(国际地层对比界线层型剖面)。该地区还以红石林、德夯大峡谷、坐龙峡和众多壮观的瀑布而闻名。

张掖世界地质公园位于丝路重镇甘肃省张掖市,拥有包括裕固族在内的众多少数民族和577处文化景点。该地质公园最显著的特征是由色彩斑斓的褶皱泥岩和砂岩组成的彩色丘陵,同时还拥有自然侵蚀在山体上形成的“窗棂状”“宫殿式”丹霞地貌和古代洋壳残余“九个泉”蛇绿岩套,其国际地质意义被众多地质学家所研究。

据介绍,世界地质公园是对具有国际意义的地质遗迹等自然资源进行科学保护和可持续利用,进而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区域。2004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支持下,中国的8个地质公园与欧洲地质公园网络的17个成员共同创建了世界地质公园网络(GGN)。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大会批准“国际地球科学与地质公园计划”,世界地质公园与世界遗产、人与生物圈保护区共同构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三大品牌,为世界自然、文化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发展提供支撑。

我国是世界地质公园的创始国之一,自2003年起,为积极响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议,我国开始创建世界地质公园。经过多年实践与探索,我国世界地质公园高效高质发展,在地质遗迹与生态环境保护、地方经济发展与解决群众就业、科学研究与知识普及、展示国家形象与促进国际交流等方面显现出巨大的综合效益,为生态文明建设和中华文化传承作出了重大贡献。



责任编辑:朱明宇
最新文章
纾困企业发展痛点 两部门携手推进… 沪深两市7日成交额近1.74万亿元 消… 扶贫项目开工率超九成五 第三届进博会第三场招商路演举办 5月西藏外贸环比增两倍 国内首架高速卫星互联网飞机成功首… “互联护苗2020”网络活动启动 中山“微心愿”行动帮扶困难群众
推荐文章
多部门联合发文支持民营企业参与交… 财政部:多边开发融资合作中心基金… 日本建立电子招标系统耗资巨大 16… 纾困企业发展痛点 两部门携手推进… 国务院扶贫办:各地扎实推进工作落… 民政部:助力江西莲花、遂川打造脱… 沪深两市7日成交额近1.74万亿元 消… 扶贫项目开工率超九成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