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0年07月06日 星期一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阐述中国法治特色,弘扬中国法治精神
智能都市圈建设创造机遇(国际论坛)
发布时间:2020-07-06 10:14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和工业化取得空前进展。通过行政区划之间实现要素自由流动、顺应产业和人口向优势区域集中的经济规律,中国新型城镇化大有可为。

  今年,中国政府提出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将城镇化新思路置于提升全社会要素配置效率的大框架下。通过推进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引导劳动力要素合理畅通有序流动,并结合科技赋能,势将加速建设更加快捷、安全、环保和宜居的都市圈。

  中国智能都市圈发展已有较为坚实基础,在全球范围也有领先之处。世界最长最快的高铁系统有助于实现都市圈内部“1小时生活圈”。超前的5G规划和电子商务的高渗透率已为大数据时代做好铺垫。每年数百万高校毕业生和职业培训发展创造的雄厚人力资本,可以满足高附加值产业、体验式消费和科技发展需求。智能都市圈的兴起势将成为贯穿未来5至10年的经济主线之一,为互联网发展、成熟行业数字化、智慧城市新生活等三大产业提供发展机遇。

  都市圈建设带来的经济动能值得关注。首先,利用都市圈发挥集聚优势,同时缓解“大城市病”。以先进的高速通勤铁路系统为纽带,结合区域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改革。有关数据分析显示,到2030年中国将能形成多个平均规模达1.2亿人的都市圈。其次,通过拥抱新技术、新基建,打造智慧城市,显著提高城市的承载能力。大规模铺设数字基建,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能够实现万物互联和智能高效的城市生活。第三,依托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智能农业的广泛应用,逐步实现更大规模化耕种,提高农业生产率。

  新基建投资亦是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逆周期投资的理想发力点。短期内,可部分回补当前总需求相对于供给侧的缺口;长远看,跨国企业普遍认为下一阶段的产业更依赖数字基建。未来10年,展望包括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等在内的新基建领域,预计年投资总额将较过去3年平均水平翻番。

  过去20年,中国的高速投资增长和制造业崛起,成为经济全球化浪潮中世界经济的重要驱动力。“后疫情时代”,面对外部环境的挑战,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大力推进智能都市圈建设,辅以高水平开放和科技自主化管控产业链供应链风险,有望进一步提高中国人均收入,进而推动中国更好地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市场”。特别是在人口高度集中的都市圈,有望催生更多元的高品质服务消费需求。中国的贸易伙伴中,那些拥有服务业比较优势和消费品牌积累的经济体,将有机会享受到中国的消费市场红利。中国下阶段高水平对外开放举措,包括金融服务业、高端制造业的大力开放,将为在华跨国企业创造新的投资机遇。(邢自强

  (作者为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


  《 人民日报 》( 2020年07月05日 03 版)

责任编辑:朱明宇
最新文章
河北助推钢铁业数字化转型 电商的新增长点意味着什么 全国首个大熊猫国家公园法庭成立 20年,20个世界冠军 人民日报进乡村 云上聚焦脱贫攻坚 “三支一扶”,在基层播撒青春梦想… 创新驱动 数字化转型育新机(经济… 金融租赁公司监管评级办法发布
推荐文章
河北助推钢铁业数字化转型 加拿大举办可乘车观看梵高艺术展 电商的新增长点意味着什么 国际巨头加速进军国内动力电池产业… 超预期就业数据难掩美国经济衰退困… 新加坡5月零售销售总额创34年最大… 塞尔维亚执政党联盟赢得议会选举 大宗商品一周:市场信心改善提振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