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0年06月16日 星期二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阐述中国法治特色,弘扬中国法治精神
托老所里的“歌声与微笑”
发布时间:2020-06-16 09:11 |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乌鲁木齐6月15日电(记者丁建刚、郝玉)一个耄耋老人,在生命的黄昏时分,因为在村里的幸福时光,竟然花了几天时间写了一首歌。与同村的姐妹欢聚时,她会唱这首歌;驻村第一书记探视时,她也会唱这首歌。

  新疆墨玉县喀尔赛镇巴格其村,是一个被沙漠围绕的南疆村庄。托合提汗·阿卜杜拉14岁嫁过来,在此生活了整整70年。去年夏天,老人有感于自己的幸福生活,写下这样的歌词:“园里种下红玫瑰,不等采摘花飘香;党的话儿记心头,爱党爱国心里美。若问清水哪里来,水井清水浸心田;习总书记的话儿,句句牢记在心坎。大河有水小渠满,浇灌田野和果园;祖国恩情深似海,千家万户心里暖。”再配以维吾尔族民歌小调,先在家里唱给自己听,再出门唱给大家听。

  每天吃过早饭,在村里的“托老所”——金胡杨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老人们聚在一起,叙完家常,有人就会撺掇着唱歌,除了年轻时唱惯了的《大海航行靠舵手》《北京的金山上》等,托合提汗写的歌当然是保留曲目。特别是有人来探视时,七八个老人便齐心协力把托合提汗推出来,看着她羞涩捂脸的样子,大伙儿笑得很开心。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托老所目前未开门,但有人到家里来做客,托合提汗还会应邀唱歌。时间一长,有人会伴着歌声翩翩起舞。虽然比不上年轻人跳得灵动,但一群上了年纪的人自得其乐,笑吟吟地唱歌跳舞,还是会让人由衷地发出赞叹。

  深受老人喜爱的托老所建于2018年,由富裕村民提供场所、村委会筹措资金和物资办起来。中心分为日常活动区、休息区、饮食区、洗漱区,现有21名老人生活其间。村支部书记穆乃外尔·托合提麦麦提说,村里引进扶贫工厂,改建农贸市场,成立手工业合作社,530户914人实现就业。年轻人每天早起晚归,没有充裕时间照料老人和孩子,于是村委会设法建起了金胡杨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阳光托儿中心,并指派人打扫卫生和做饭,方便大家托老托幼。

  不用守着家里的冷锅冷灶,加上老伙伴们还能聚在一起说说笑笑,村里的老人兴致勃勃。一些年龄不太大的老人,每天早早拾掇好家务,也赶到中心来说说话唱唱歌。乡村干部也不时来嘘寒问暖,带些瓜果糖食。日子过得惬意,年轻时学了不少红歌的托合提汗,觉得应该唱唱现在的好日子。于是,一首朴实无华却又满怀感激之情的歌曲诞生了。

  老人说的是事实。2018年,巴格其村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294户1228人全部脱贫,村里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村道旁架起太阳能路灯,村委会门口建起篮球场和儿童娱乐场;村民活动中心音响、投影仪齐全,每周放一场电影,开一两次青年舞会。记者走在村路上,两旁一幅幅“最美村民”的照片映入眼帘,一张张笑脸灿烂无比。

  进入6月,沙漠里的阳光越发热烈。距离托老所不远,一处政府出资兴建的幸福大院正在赶工。不久以后,托合提汗和村里的老人就可以安心入住,继续唱响“大河有水小渠满”的歌儿。

 



责任编辑:朱明宇
最新文章
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相关规则落… 交易额超3万亿参与者约8亿人 共享… 银行稳健型理财“惊现”负收益 债… 离岛免税购物限额提高有利激发经济 地炼柴油套利空间有望维持高位 打通最后一公里 助力消费扶贫 5月份山东财政收入增幅实现由负转… 2019年山东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突破…
推荐文章
中国儿童数字阅读中心在沪成立 山西87.2万贫困劳动力务工就业 人民日报声音:粮食安全这根弦任何… 国家新闻出版署印发通知 进一步加… 最高法就加大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制裁… 防灾减灾,打出联动组合拳(第一落… 伊朗敦促国际原子能机构做出“建设… 土耳其外长:土俄将继续为利比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