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0年05月27日 星期三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阐述中国法治特色,弘扬中国法治精神
人社部透露新职业“出炉”过程 促进产业发展就业创业
发布时间:2020-05-27 10:14 | 来源: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5月26日电 26日,人社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司长张立新在接受人民网专访时表示,新职业是指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中没有收录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已有一定规模从业人员且具有相对独立成熟的专业和技能要求的职业。进入21世纪以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产生,新职业也随之不断产生并发展起来,亟待在国家层面上予以认可、规范,新职业发布制度应运而生。

人民网记者提问:“新职业确立的过程是怎样的?频繁推出有什么样的思考呢?这些新职业未来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和影响?”

张立新介绍,2004年,我国首次发布了新职业。截止到目前,一共发布了14批150多个新职业。今年2月,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人社部和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了16个新职业,其中包括呼吸治疗师、装配式建筑施工员、网约配送员,以及与无人机、人工智能等相关的新职业信息。这些新职业的从业人员,在助力疫情防控期间的医疗救治、服务生产生活、支撑新兴产业发展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3月10日,人社部围绕抗击疫情促进就业,又组织开展了专题新职业信息征集工作,主要针对三个领域:一是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域;二是适应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需要的新业态领域;三是适应贫困劳动力和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等需要的促进脱贫攻坚领域。

这次人社部向社会进行了公开征集,一共有76家机构提交了109份新职业建议。经过专家评审论证等程序,遴选出一批新职业,准备于近期会同有关部门向社会正式发布。

张立新说,这些新职业对我们的生活影响还是比较大的,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第一,有利于引领产业发展方向。新职业是技术进步、产业发展、社会分工细化多元的结果。比如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催生了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工程技术人员和人工智能训练师、全媒体运营师等新职业。这些新职业的产生,反过来又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为新产业发展提供“风向标”,引导市场投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

第二,有利于促进劳动者就业创业。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孕育新业态、产生新职业。国家对这些新职业进行征集、规范,并加以公布,可以提升新职业的社会认同度、公信力,满足人力资源市场的双向选择需要。这对增强就业人员信心、扩大就业岗位、促进转岗和失业人员再就业以及规范灵活就业等,都会产生良好积极的作用。

第三,有利于提高职业教育培训质量。国家发布新职业,开发相应职业技能标准,可以为设置职业教育专业和培训项目,确定教育教学培训内容,以及开发新教材新课程提供依据和参照,可以实现人才培养和市场对接、和社会需求同步,促进提高职业教育培训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孝金波、张雪冬)

 


责任编辑:朱明宇
最新文章
人社部:高技能人才评选表彰活动将… 聚焦两会:保市场主体稳居民就业 … 数说中国经济:扎实做好“六稳”全… 代表委员热议减税降费:留得青山 赢… 代表委员话小康:加快补链强链促就… 央行时隔两月重启逆回购 未来降准… 多部门发力 稳外贸再迎政策“组合… 代表委员热议养猪行业转型升级 为…
推荐文章
人社部:高技能人才评选表彰活动将… 聚焦两会:保市场主体稳居民就业 … 数说中国经济:扎实做好“六稳”全… 代表委员热议减税降费:留得青山 赢… 代表委员话小康:加快补链强链促就… 央行时隔两月重启逆回购 未来降准… 多部门发力 稳外贸再迎政策“组合… 代表委员热议养猪行业转型升级 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