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0年04月17日 星期五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阐述中国法治特色,弘扬中国法治精神
中外科学家发现 世界各稻区水稻均有返祖现象
发布时间:2020-04-17 09:25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本报北京4月16日电  (赵婀娜、柯溢能)由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樊龙江教授领导的国际研究团队,对世界16个主要水稻生产国的稻区进行抽样,在对524份杂草稻的研究中发现,水稻在世界各稻区均存在返祖现象。

  返祖现象也称“野化”或“去驯化”,是生物界经常发生的遗传现象,指栽培作物和家养牲畜等从人工环境回归自然环境,恢复野生特征。以栽培水稻为例,去驯化后成为杂草稻,呈现出籽实变小、红皮的特征。杂草稻适应环境后具有落粒特征,种子成熟即散落田间,之后在水稻耕作生长季节与栽培稻伴生。这种水稻作为稻田恶性杂草,影响水稻生产,被形象地称为“鬼稻”。研究结果表明,这是适者生存的自然选择。随着水稻不断改良,谷粒变大且不易脱落,便于收割增产提效。但这一改良满足了人类需求却改变了水稻的生存法则——原有的繁衍生存机制被破坏。因此,杂草稻需要不断适应新的变化,让自己生存下来。“落粒是种子回归土壤实现繁衍的关键一步,是在自然界生存最重要的机制。同时将种子变小,也是为了便于传播生长。”樊龙江解释。


  《 人民日报 》( 2020年04月17日 12 版)

责任编辑:朱明宇
最新文章
上海:今年“创新资金”支持企业数… 河南省千万农民工安全返岗复工 重庆推广以工代赈助贫困群众就业 广东:加快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 云南省加大后续扶持力度 确保易地… 青海省强化举措落实 推动农牧区环… 民航局:一季度完成旅客运输量7407… 民航局:国际航班调整后日入境旅客…
推荐文章
江苏省两万艘货船将完成防污改造 浙江省开启汛期防洪备战模式 贵州今年将新建30个省级中医重点专… 湖南:“十二条”扶持政策助湘猪产… 湖南在行动:多措并举缓解中小微企… 陕西自贸区西安区域3年新增市场主… 北京鼓励事业单位优先招聘高校毕业… 河北确定首批12个省级生态园林城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