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0年04月08日 星期三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阐述中国法治特色,弘扬中国法治精神
中国农科院联合12家科研院所,历时21年—— 我国全域高精度数字土壤数据库建成
发布时间:2020-04-08 09:13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本报北京4月7日电  (记者蒋建科)记者从中国农业科学院获悉:由该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牵头,联合我国12家专业科研院所,历时21年共同完成了覆盖我国全域的高精度数字土壤数据库。据悉,这是我国迄今最完整和精细的土壤资源与质量科学记载。

  据成果第一完成人、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张维理研究员介绍,所谓数字土壤,就是数字化的土壤,它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方法,模拟、重现土壤类型、土壤养分等土壤性状的空间分布特征。这一成果对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投入巨资完成的大比例尺土壤调查图件及资料进行“抢救性收集”和“时空整合”,建立了多个数据库,转化为数字化表达,可满足各行业对高精度土壤科学数据的迫切需求。

  张维理说,中国高精度数字土壤含九大图层,具有多要素(多项土壤理化性状)、高精度(100米数据)、时空维度(40年土壤空间数据)特征。数据库能以1公顷为单元提供各地多项土壤资源与质量理化性状,其中的土壤质量稳定性性状,如土体构造、质地、母质、成土条件、土壤类型等,时效性达上千年,可长久使用。该项成果还为全国31个省(市、区)的农业、环境、自然资源管理部门用于实施耕地保护与地力提升、面源污染防治、土地整治、测土配方施肥、基本农田建设等国家工程,取得了巨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张维理表示,未来将高精度数字土壤加载到耕地机械、施肥机械和灌溉机械芯片中,可实现精确施肥、耕作与灌溉。利用土壤时空大数据,还可以对重点农区和流域实现分区、分类、量化管理,能在减少农用化学品投入的同时,增加作物产量,提高农民收入,在保证我国粮食安全、环境安全的同时,让百姓餐桌上的食品更安全。


  《 人民日报 》( 2020年04月08日 12 版)
 



责任编辑:朱明宇
最新文章
习近平战“疫”兵法——致人而不致… 江苏省美术馆—— 线上线下齐发力 展厅搬上网 直播赏馆藏 博物馆数字… 数据安全也要加把“保护锁” 西藏民营企业成为吸纳就业重要载体 广西:税收大数据为复工复产“赋能… 银行业重金加码智能科技 “开放银… 头部券商试点并表监管 杠杆提升空…
推荐文章
习近平战“疫”兵法——致人而不致… 江苏省美术馆—— 线上线下齐发力 展厅搬上网 直播赏馆藏 博物馆数字… 数据安全也要加把“保护锁” 西藏民营企业成为吸纳就业重要载体 广西:税收大数据为复工复产“赋能… 银行业重金加码智能科技 “开放银… 头部券商试点并表监管 杠杆提升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