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0年01月08日 星期三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阐述中国法治特色,弘扬中国法治精神
释放激发制造业活力稳定经济增长
发布时间:2020-01-08 13:56 | 来源:经济参考报


  保持我国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制造业具有基础性支撑作用。新年伊始,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促进制造业稳增长措施,旨在用改革办法和市场化措施,充分激发释放市场主体活力,增强制造业的发展动能,促进制造业稳增长。

  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制造业基础性支撑。历史上,部分新兴经济体国家在迈向中等收入国家的关键门槛时,因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滞后,导致经济增长后劲不足,甚至引发了经济动荡。

  目前,我国制造业规模居全球首位,成为驱动全球工业增长的重要引擎,在多项高技术产业领域“领跑”,奠定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但也要看到,在全球制造业回归浪潮中,发达国家高端制造“回流”和中低收入国家中低端制造“流入”,已经对我国制造业形成了双向挤压。我国高技术制造业参与全球竞争还面临各种壁垒。不仅如此,全球市场需求萎缩,国内中低端制造业成本上升,制造业盈利能力下降。此外,中低端制造企业融资压力有待缓解。

  解决这些问题,关键是要充分释放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形成制造业“想做”“可干”“能成”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一是以营商环境建设为切入口,推动全社会形成“想做”的实业精神。以减税降费、简政放权和便民服务为依托,完善规划、用地、用海、能耗等政策,推动降低制造业企业运营成本,助力社会创业创新,扩大制造业投资。加大知识产权保护,鼓励社会发明和创造,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引导金融机构创新服务和产品,积极提升中小企业信贷可获得水平,有效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优化社会融资结构,适应高技术制造业发展特点拓展融资渠道,支持高技术制造业参与全球市场竞争。

  二是以放开市场准入为支撑,打造制造业“可干”的实业环境。大力推进改革开放,扩大市场准入,全部放开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清除影响制造业开放政策落地的各种障碍,鼓励企业面向国际市场参与竞争、开展合作。坚定“房住不炒”,有效打击住房投机炒作行为。

  三是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方向,助力制造业“能成”的实业目标。加快推进传统制造业改造升级,引导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投入。优化社会供应结构,适应国内需求升级特征,加大工艺和质量提升,实现工业品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丰富消费者选择。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推进智能、绿色制造,推动重大创新技术和产品应用,实现重大项目尽快落地投产,打造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提升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基础环境,积极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扩大外资流入规模。统筹行业规划,强化区域协同协作,防止区域之间过度投资和同质竞争,加快治理僵尸企业,淘汰落后产能,优化社会产品供需结构。

  实业兴则国兴,实业强则国强。制造业稳增长要更多依靠创新驱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要从资本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型,关键是要有效释放激发市场活力。(陈涛



责任编辑:朱明宇
最新文章
2019年度《深化民航改革工作第三方… 四部门出台意见推动原料药产业绿色… 2019年中亚天然气管道向国内输气超… 委内瑞拉议会选举帕拉为新一任主席 北京拟搭建知识产权侵权预警保护平… 广西推出30项优惠措施 助推自贸试… 山东日照着力打造现代化海滨城市—… 去年我国授权发明专利45.3万件
推荐文章
2019年度《深化民航改革工作第三方… 四部门出台意见推动原料药产业绿色… 福建省实施六项高速公路收费优惠政… 哈萨克斯坦新增4座城市对中国公民… 奥地利外长呼吁通过对话缓和中东局… 红海和亚丁湾沿岸八国成立理事会 以色列决定在约旦河西岸犹太人定居… 火情肆虐 澳首都空气质量堪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