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9年12月03日 星期二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阐述中国法治特色,弘扬中国法治精神,《法制与新闻》官方网站
“见义勇为权益保护与法律救济研讨会”举行
发布时间:2016-07-29 11:31 | 来源:人民网-法治频道


 人民网北京7月29日电 由法制日报社法制网主办、北京天驰君泰律师事务所协办的“见义勇为权益保护与法律救济研讨会”7月28日在京举行。来自法学界的专家和法律实务界的代表,就“褒奖善举 惩戒诬陷”这一话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近年来,伸援手、施善举反遭诬陷、被讹诈的事件时有发生。这些事件看似社会道德滑坡,背后则反映出见义勇为权益保护存在缺失、见义勇为者遭诬陷讹诈时难以自证清白、诬陷讹诈者难受惩戒等法律问题。

就此,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杨立新在发言时表示,民法总则(草案)明确保护见义勇为者合法权益,但在惩戒诬陷讹诈见义勇为者方面存在局限。他认为,这一局限可以通过侵权责任法来解决。在事实清楚的情况下,侵权责任法可以对诬陷讹诈者进行严厉制裁。

针对见义勇为者遭诬陷讹诈时难以自证清白问题,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王雷认为,《深圳经济特区救助人权益保护规定》第三条对举证责任的分配比较妥当,即“被救助人主张其人身损害是由救助人造成的,应当提供证据予以证明。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其主张的,依法由被救助人承担不利后果”。

关于举证问题,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潘剑锋则建议,对见义勇为行为及诬陷行为进行类型化划分,在此基础上建立科学的证据规则。

在研讨会上,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民二庭副庭长丁宇翔、北京天驰君泰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雷世文从具体实践出发,就“见义勇为被讹的司法适用问题”“律师视角下见义勇为者的权益保护”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法制日报社社长邵炳芳出席研讨会并致辞,法制日报社总编辑伍彪作总结发言。(剑锋)



责任编辑:高翔
最新文章
第四次经济普查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 前十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 北京将公租房违规行为纳入人民银行… 江西检察机关受理行政生效裁判监督… 上海高院14项任务践行长三角行动计… “四经普”结果真实反映我国经济社… 台湾流感疫情逐渐发威 桃园市上周… 2019人民唐球中国巡回赛杭州站圆满…
推荐文章
世界中文报业协会第52届年会在马尼… 第七十四集团军扎实组织预任参谋集… 中国综合品牌展览会在多米尼加举行 乌克兰愿“合理妥协”以推动四国峰… 日本10月出口额同比下降9.2% 古特雷斯对美国政府犹太人定居点政… 日本中部国际机场乘客增加 国际航… 中国代表呼吁加强上合组织与联合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