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9年12月03日 星期二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阐述中国法治特色,弘扬中国法治精神,《法制与新闻》官方网站
一辈子不忘"党员"初心
发布时间:2016-06-28 11:19 | 来源:人民日报


   父亲是一名生在农村、工作在农村、退休在基层的老党员。45年前的7月1日,父亲在当时的开建公社凤山大队支部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党员。

  “我从农村到部队,再回到农村生活和工作,我发现党员在哪儿都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我感觉到,能够入党,既很光荣,也更能发挥作用,多为老百姓做点事。”每每谈到自己的入党动机,父亲的眼里总闪着坚毅的目光。

  父亲对党员最早的印象,来自于自然灾害期间负责大队保管室的会计。那时候,会计负责保管粮食仓库,家里老老小小12口人,生活也极为困难,但会计宁可孩子饿得直哭也从未动过半点私心拿点公家的玉米,村里人也特别信任他,因为他说:“我是共产党员!”父亲说,虽然自己那时年龄还小,但心里对党员已经佩服得不得了。长大后,父亲参了军,部队里流传的一名党员故事,同样在他心中扎了根:长征路上,一位红军战士在厚厚的积雪中牺牲,但他高高擎起一只胳膊,拳头紧握。掰开拳头,里面是一张党员证和一块银元。这个故事,使父亲更加坚定了入党选择,激励他坚定党员信仰和发挥党员作用。

  在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时,隔壁的老党员大伯就告诉父亲:入党就不能怕吃苦,分粮时不能和社员抢,不能怕社员找麻烦,劳动中要干在群众前面……大伯的一番话,加深了父亲对党员的理解。

  递交入党申请书后,父亲主动申请到大队修水库的工地上工作。“你爹在修水库的时候,总是说自己是大队民兵连长,要带头。”母亲在回忆时这样说。

  父亲在修水库的工地上,总是天刚亮就到工地,回来时左邻右舍都已经睡了。干活时总是抢最重的扛,吃饭时总是等到最后。修完水库后,父亲又参与到修建村里的小学中。那段时间,父亲每天都先去五六里外的地方扛修学校的木料,再回来上课。遇到周末时,每天要来回扛四五次。“那时我只有一个想法,就是做得多一点、吃苦多一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争取早日加入党组织。”父亲说。

  两年过后,大伯在“入党介绍人”这一栏为父亲写道:“很吃得苦,不抢功劳,没有私心。”1971年,党的生日这天,父亲在党旗前举起右手宣誓,实现了他的愿望。

  入党后的第三年,父亲转到公社任了书记,之后又转到镇上的派出所工作。在之后的工作中,父亲总是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土地包产到户时,我家的田地是最后分到手的;姨爹、姑爹都是70年代的高中生,但找父亲帮忙到村里工作时,父亲回绝了;在派出所工作时,面对走私车辆的人递上的厚厚信封,父亲没有“放一马”……

  每到“七一”,父亲总是习惯地翻出箱子底下包了一层又一层的包裹。这个周末,父亲又从包裹里翻出了他珍藏了40多年的党费证,对我说,“这本证书陪我45年了!回想当年,从递交入党申请书起,我就下定决心,一生不忘初心,做一名合格的党员,做一辈子!”(贵州省遵义市委组织部研究室干部 冉 鹏)



责任编辑:高翔
最新文章
第四次经济普查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 前十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 北京将公租房违规行为纳入人民银行… 江西检察机关受理行政生效裁判监督… 上海高院14项任务践行长三角行动计… “四经普”结果真实反映我国经济社… 台湾流感疫情逐渐发威 桃园市上周… 2019人民唐球中国巡回赛杭州站圆满…
推荐文章
世界中文报业协会第52届年会在马尼… 第七十四集团军扎实组织预任参谋集… 中国综合品牌展览会在多米尼加举行 乌克兰愿“合理妥协”以推动四国峰… 日本10月出口额同比下降9.2% 古特雷斯对美国政府犹太人定居点政… 日本中部国际机场乘客增加 国际航… 中国代表呼吁加强上合组织与联合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