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9年12月03日 星期二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阐述中国法治特色,弘扬中国法治精神,《法制与新闻》官方网站
最高法:少数人员或部门干预法院执行工作|最高人民法院|法院
发布时间:2016-03-15 15:27 | 来源:新京报


  原标题:最高法:少数人员或部门干预执行现象仍有发生

  新京报快讯(记者王梦遥)3月15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人民法院执行工作报告》白皮书。报告在通报近三年来法院执行工作收结案情况的同时也指出,目前执行工作中少数人员或部门干预执行的现象仍有发生。

  白皮书透露,2013年至2015年,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共新收各类执行案件1013.22万件,执结944.02万件,同比前三年总数分别上升40.02%和28.13%;执行到位标的金额32861.82亿元,同比上升了109.64%。

  通过推行网络司法拍卖等改革创新,“执行难”的问题也正在解决。

  报告介绍,目前法院主要采取委托拍卖机构在网络平台上拍卖,或者自主在网络平台上拍卖两种方式。委托拍卖时,法院将司法拍卖具体事务委托给随机产生的拍卖机构操作,法院只负责监管,不承担费用;采取自主拍卖方式的法院,则通常选择阿里巴巴淘宝网司法拍卖专场作为网络平台,由法院自行在网上拍卖需要变现的涉诉资产,拍卖费用由法院承担。

  报告同时分析了当前法院执行工作面临的困难和不足。其中提到,在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形势下,人民法院在依法拍卖、变卖被执行财产过程中,无人竞买的现象开始增多,执行处置难度增加,债权人权益难以及时、充分兑现。

  此外,受地方或部门保护主义影响,以及个人利益驱使,少数人员或部门干预执行的情况虽然在中央出台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规定以来有所好转,但仍不同程度存在。



责任编辑:
最新文章
第四次经济普查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 前十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 北京将公租房违规行为纳入人民银行… 江西检察机关受理行政生效裁判监督… 上海高院14项任务践行长三角行动计… “四经普”结果真实反映我国经济社… 台湾流感疫情逐渐发威 桃园市上周… 2019人民唐球中国巡回赛杭州站圆满…
推荐文章
世界中文报业协会第52届年会在马尼… 第七十四集团军扎实组织预任参谋集… 中国综合品牌展览会在多米尼加举行 乌克兰愿“合理妥协”以推动四国峰… 日本10月出口额同比下降9.2% 古特雷斯对美国政府犹太人定居点政… 日本中部国际机场乘客增加 国际航… 中国代表呼吁加强上合组织与联合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