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8年01月30日 星期二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阐述中国法治特色,弘扬中国法治精神,《法制与新闻》官方网站
新华社评论员:引领新常态 发力供给侧
发布时间:2016-01-19 09:50 | 来源:新华社


   题:引领新常态 发力供给侧——一论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重要讲话

  新的时代画卷,期待新的书写。站在“十三五”开局起步的历史节点,用新发展理念实现新跨越,是全面小康的梦想召唤,也是领航中国的责任担当。

  “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特别是要深入学习领会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推动‘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发展全局高度,从理论和实践、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角度,对重大发展问题作出深刻阐述,对落实好新发展理念提出明确要求,为开创发展新境界提供了重要遵循。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进入“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就是进入新常态,呈现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等特点。新常态是一个客观状态,是我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的必经过程。实现这样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既符合事物发展螺旋式上升的运动规律,也是新的巨大挑战。只有把适应、把握、引领新常态作为贯穿发展全局和全过程的大逻辑,才能因事而谋、因势而动、因势而进,牢牢抓住发展主动权。

  “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进入新常态,越来越多的人认识逐步深入,适应更加主动,引领已经开始;但也有人认识还不到位,一知半解,还有的未能摆脱“速度情结”、“换挡焦虑”,行动上自觉不自觉地逆向而行。“一了千明,一迷万惑”,从计划经济到改革开放,从加入世贸组织到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经济发展历程中新状态、新格局、新阶段总是在不断形成,我们总是在新与旧的转换中探索前行。实践证明,变中求新、新中求进、进中突破,才能始终引领时代潮流、立于不败之地。

  造屋要架梁,撒网要抓纲。适应和引领新常态,必须抓住关键问题,拎住“衣领子”、牵住“牛鼻子”。当前,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因素,供给和需求两侧都有,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比如,产能过剩已经成为一大顽疾,如果这个结构性矛盾得不到解决,工业品价格就会持续下降,企业效益就不可能提升,经济增长也就难以持续。进入发展新阶段,放水漫灌强刺激的事情不能再干了,投资没回报、产品没市场的项目不能再上了,抱着粗放型发展方式老黄历不放,必然会走进死胡同。只有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用创新的力量打造动力引擎,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才能让供给侧凤凰涅槃,不断培育发展新动力、厚植发展新优势。从这个意义上说,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也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个新课题,坚持系统思维,用好辩证法,才能稳步推进。既强调供给又关注需求,既突出发展社会生产力又注重完善生产关系,既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既着眼当前又立足长远。从生产端入手,重点是促进产能过剩有效化解,促进产业优化重组,降低企业成本,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才能让供给结构有效对接需求变化,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

  新常态要有新状态,新理念呼唤新作为。向党中央关于新常态“怎么看”“怎么干”的判断和决策看齐,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块硬骨头发力,认识上更加到位,行动上更加自觉,工作上更加有为,我们就一定能推动发展航船浩荡前行,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



责任编辑:admin
最新文章
钢价反弹尚需需求支撑 反信息诈骗诸多短板亟待补齐 微信朋友圈营销需清理规范 手机业务表现不佳 HTC押宝虚拟现实 国际油价跌入20美元时代 创十二年… 煤炭钢铁行业有望引领今年央企并购… 上市公司相关主体承诺履行失信榜发… 农商行股权集体遭甩卖 部分第一大…
推荐文章
全国人大常委会举行第一百零九次委…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 最高检对张文中案顾雏军案同步审查… 公安部:严肃追责赌博幕后保护伞 打… 最高检已纠正7件涉产权刑事申诉、… 公安部党委召开2017年度民主生活会… 最高检:谨防假冒检察机关实施电信… 曹建明:坚决拥护党中央关于宪法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