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0年04月27日 星期一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阐述中国法治特色,弘扬中国法治精神
汪洋在云南、贵州调研脱贫攻坚工作时强调 聚焦难点攻坚 确保如期脱贫
发布时间:2020-04-27 09:42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新华社北京4月26日电 (记者刘奕湛)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近日在云南、贵州调研脱贫攻坚工作。他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工作要求,聚焦疫情给贫困群众外出就业及产业发展带来的新困难,瞄准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的新问题,充分发挥制度优势,多措并举、精准施策,巩固脱贫成果,确保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云南昭通市、贵州毕节市剩余贫困人口在全国地级市中位居前列,是坚中之坚。23日至26日,汪洋到昭通市镇雄县、昭阳区,毕节市纳雍县、七星关区等地,了解贫困户外出务工、扶贫产业基地和扶贫车间复工复产情况,调研易地扶贫搬迁安置进展,走访慰问贫困户,并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脱贫有关工作的情况汇报。汪洋充分肯定昭通、毕节脱贫攻坚取得的成绩。他指出,务工就业是实现脱贫的重要方式,克服疫情对贫困群众务工就业的影响是当前的突出问题。要抓住全国复工复产进度加快的有利时机,有序组织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就业。要发挥制度优势,加强输出地与输入地劳务对接,把抓好稳岗转岗服务作为东西部扶贫协作的硬任务,压实属地责任,最大限度防止和减少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回流,确保贫困群众工资性收入基本稳定。当前,疫情对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的最大影响是销售难。要大力开展消费扶贫行动,强化产销对接,充分发挥定点扶贫机制对解决部分农产品积压滞销的作用,促进扶贫产业在疫情挑战下的可持续发展。

  汪洋强调,易地扶贫搬迁安置任务基本完成后,工作重点要放在后续帮扶上。要加强技能培训,通过因地制宜建设扶贫车间、发展设施农业、开发公益性岗位等措施,进一步拓宽搬迁户就业渠道,真正实现搬迁一户、脱贫一户。要衔接好搬迁群众农民和新市民“两种身份”,按照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切实完善相关配套设施,保障搬迁群众就近就医、适龄子女就近入学。要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通过有力有效的工作,引导搬迁群众转变思想观念,更新生活习惯和生产方式,逐步适应新环境、融入新生活。


  《 人民日报 》( 2020年04月27日 01 版)
 



责任编辑:朱明宇
最新文章
发改委:易地扶贫搬迁已实现入住94… 5G为经济注入新活力 工业运行指标3… 弘扬航天精神 建设航天强国 孙春兰率中央指导组指导工作 持续… 解读《入境人员心理疏导和社会工作… 财政部污染防治和生态文明建设领导… 畅通产业链“微循环”的税务力量 水利部财政部部署开展中型灌区续建…
推荐文章
银保监会就保险代理人监管规定公开… 遗址公园折射工业之魂 深圳发布措施帮扶文化企业 辽宁多措并举确保脱贫效果 产业兴 …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 各… 多部门组合拳持续发力 中国优化营… 多地推动知识产权保护与发展 辽宁首次设立省级专利奖 50项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