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0年04月22日 星期三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阐述中国法治特色,弘扬中国法治精神
新华时评·六保怎么保:保亿万市场主体,汇中国经济“千顷澄碧”
发布时间:2020-04-22 08:34 |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4月21日电 题:保亿万市场主体,汇中国经济“千顷澄碧”

  新华社记者刘红霞

  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挑战前所未有。日前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保市场主体,这一部署针对性强,要深刻领会其内涵要义,想方设法为市场主体雪中送炭,应保尽保、早保快保。

  解决问题,要抓主要矛盾,抓矛盾的主要方面。中小企业数量比重大,带动就业人口数以亿计,抗风险能力偏弱。这意味着,保市场主体,必须抓住保中小企业这个牛鼻子,着力帮扶中小企业渡过难关,提高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能力。一段时间以来,中央和地方出台多项助企纾困举措,一些是普惠性措施,一些是量身定制,为广大市场主体复工复产、复商复市下了场及时雨。

  受疫情影响,市场主体还面临许多痛点、难点、堵点。所谓一分钱难倒英雄汉,这时候搭把手,他们就可能渡过难关。形势逼人,时不我待。中央作出的“引导贷款市场利率下行,把资金用到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上”“降低融资成本和房屋租金”等部署,各地区各部门要不折不扣落实落细。金融机构更要主动作为、雪中送炭,充分发挥企业发展助推器的作用,在企业爬坡过坎时扶一把、拉一把。与此同时,相关方面要研究储备更多政策工具,让解渴政策跑在困难企业前头。

  保市场主体,要按市场规律办事,让有限的资源流向有需要且有必要的地方。对“僵尸企业”等,要按照法治原则、市场规律稳妥出清,不能浪费宝贵资源。

  保市场主体更要为企业创造更舒适的生长环境。各级政府部门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精准施策、集中发力,该减的减到位、该降的降到位、该补的补到位、该缓的缓到位、该服务的服务到位,提升市场主体满意度、舒适度和安全感。

  广大市场主体也要发挥主观能动性,适应市场变化,练好内功,增强抵抗风浪的本领。汇聚起亿万市场主体“涓滴”,必将激活中国经济“千顷澄碧”。



责任编辑:朱明宇
最新文章
海关总署:对外国航空企业国际货运… 国家卫健委:压实属地责任 加强口… 国家移民局:原则上不允许国际航运… 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凝聚起决战决胜的磅礴力量 “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有条件克服… 一季度全国财政收入同比下降14.3% 国务院批准海南省三沙市设立市辖区
推荐文章
人社部:线上技能培训取得阶段性成… 日本松下公司将自5月下旬起自主生… 日本政府拟改进印章文化 推动电子… 人社部:已有20省实行养老保险基金… 最高法:去年全国审结知识产权案件… 国务院安委会 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 王毅分别同日本外相、土耳其外长通… 郭声琨强调 努力创造让群众安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