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9年12月04日 星期三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阐述中国法治特色,弘扬中国法治精神
我国22种重大出生缺陷疾病的发生率大幅下降
发布时间:2019-07-26 16:32 |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7月25日电(记者屈婷)唐氏综合征、神经管缺陷……经过多年综合防治,我国22种重大出生缺陷疾病的发生率已大幅下降。在此基础上,健康中国行动启动妇幼健康促进的专项行动,计划逐步扩大新生儿疾病筛查病种范围。

  国家卫健委妇幼健康司司长秦耕在25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国多年来聚焦23种重大出生缺陷病种进行监测,像神经管缺陷和地中海贫血的发生率分别下降逾七成和八成。但出生缺陷病种多,成因复杂,像先天性心脏病的防治受多种因素影响仍需攻坚,整体防治形势依然严峻。

  秦耕表示,我国对出生缺陷采取“三级防治”的策略,第一级主要是社会宣传,第二级主要是产前筛查和诊断,第三级主要就是新生儿疾病筛查。除了逐步扩大筛查病种,全面落实三级预防还包括加强心脏病筛查,同时补上贫困地区新生儿疾病筛查和救助的“短板”。

  “当前,最为迫切的还是要落实一级预防,也就是推进公众对优生优育的认知,比如做好婚检、孕检,不近亲结婚等。”首都儿科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社区卫生协会会长陈博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出生缺陷病种达上万种,但部分筛查、诊断技术尚不成熟,同时从国家层面来说,推广和普及适宜技术需要时间去培养人才,因此可筛查病种只能是逐步扩大,循序渐进。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小儿内分泌遗传科主任医师张惠文认为,“逐步扩大新生儿疾病筛查病种范围”令人期待,像串联质谱筛查甲基丙二酸血症等技术,在很多地区已显现成效。

  秦耕说,在深入实施贫困地区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同时,我国将进一步扩大先天性结构畸形和遗传代谢病患儿的救助,推动更多重大出生缺陷病种纳入大病专项救治范围。

 
 


责任编辑:张彤
最新文章
俄媒:一架战斗机在印度执行任务时… 药检事件仲裁听证会结束 孙杨:相… 也门政府军打死7名胡塞武装人员 因油价上涨伊朗多地爆发游行 一平… 走向人类命运共同体 崔大庆: 中弹后仍紧紧抓住歹徒的… 天路 中日专家学者探讨两国未来合作方向
推荐文章
世界中文报业协会第52届年会在马尼… 第七十四集团军扎实组织预任参谋集… 中国综合品牌展览会在多米尼加举行 乌克兰愿“合理妥协”以推动四国峰… 日本10月出口额同比下降9.2% 古特雷斯对美国政府犹太人定居点政… 日本中部国际机场乘客增加 国际航… 中国代表呼吁加强上合组织与联合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