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9年12月09日 星期一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阐述中国法治特色,弘扬中国法治精神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说到做到(专家解读)
发布时间:2019-12-09 08:49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9月2日,在安徽省天长市高邮湖畔,“红马甲”党员服务队队员正在对该市投运的14万千瓦光伏发电站发电设备进行检查维护(无人机拍摄)。
  宋卫星摄(人民视觉)

  据美联社11月27日报道,去年中国碳排放强度同比下降4.0%,比2005年累计降低45.8%。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11月27日报道,中国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表示,中国已经提前实现了2020年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0%到45%的承诺。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一项针对中国2013—2017年空气质量的新研究表明,中国细颗粒污染程度大幅降低,改善空气的政策成效显著。

  据英国《金融时报》11月28日报道,中国承诺在2030年达到能源20%来自可再生能源。

  

  碳排放强度的降低,意味着即使国内生产总值快速增长,碳排放的速度不会随之增长。中国承诺在2030年左右达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为实现这一目标,中国做出了全方位的努力。

  第一,提升能源效率。当前,中国率先且广泛采用“超超临界”发电技术,发1度电仅需270克煤;10年前,1度电需要315克煤。钢铁、水泥等高能耗产业的能耗也大幅下降。此外,LED灯已全面淘汰高能耗的白炽灯与荧光灯;通过断桥铝门窗等墙体保温设计实现建筑节能……多种理念与举措共同成就了中国能效提升的速度和幅度。

  第二,改善能源结构。在煤炭、石油、天然气3种化石能源中,煤炭的碳排放量最高。因此,中国致力于减少煤炭消费、增加天然气消费。10年间,煤炭在中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占比从70%下降到2018年的59%。如此大幅度的下降可谓一个奇迹。

  中国在改善能源结构中更重要的举措,是增加零碳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中国水电技术一直居于世界前列;太阳能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技术虽然起步较晚,但经过10年快速发展,装机容量与发电量规模已领先于世界。2018年,中国非化石能源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已提高至14.3%,有望提前完成2020年占比15%的目标。中国面对巨大能源消费总量和可再生能源技术的挑战,还能够实现当前的能源消费转型,这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

  第三,大幅度提升碳汇。提升碳汇,即通过植树造林,提升植被吸收并固定二氧化碳的存量。在东部造林空间有限、西部干旱少雨的情况下,中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1.66%,在全球发展中国家中实属“逆势而行”。中国植树造林的面积、速度和森林成长质量,使森林碳汇大幅提升。为全球森林资源的增长做出卓越贡献。

  第四,转变能源消费理念。2018年,中国纯电动汽车的生产和消费量双双突破100万辆。深圳等城市公共交通已全部用纯电动汽车取代燃气车辆。此外,中国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面积超过4亿平方米。云南一些地区高校的游泳池和学生宿舍已经率先用上了太阳能热水。在消费侧,中国的努力卓有成效。

  当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国低碳领域的核心技术仍有待发展。未来,中国做好自身的低碳实践,就是对世界的最大贡献。

  首先,做好本国低碳转型。通过促进电动汽车的普及、室内新风系统的使用等,帮助大众养成健康低碳的消费习惯。

  其次,中国成熟的经验、技术和政策,可作为其他国家推进低碳革命的参照。当前,中国的水电、光伏发电等已经取消补贴,实现良性市场竞争。这在可再生能源的应用与发展方面,释放了良好信号。

  其三,中国将继续负责任地参与全球气候治理,为《巴黎协定》等治理框架的构建做出贡献。同时,继续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积极开展南南合作,在“授人以鱼”、提供节能物资的同时,也“授人以渔”、传递“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智慧。

  (林子涵采访整理)

 
 


责任编辑:桑尼
最新文章
伊拉克国民议会通过新选举委员会法 俄罗斯计划2035年将北方航道年货运… 利比亚民族团结政府总理称“国民军… 罗马尼亚参议长:欢迎更多中国企业… 特拉维夫中国文化中心举行成立两周… JTB预测:日本国民元旦假期海外游… 乌克兰投资机遇推介会在京举行 美国“女版奥巴马”退选总统 原因…
推荐文章
一份温暖人心的答卷——盘点2019年… 持续看好中国市场 前10个月外资"… 中国首个庭审同步传译系统在上海金… 1234567……今年的追逃追赃成绩你G… 涉暴学生再举"港独"旗宣暴 这位… 香港美国商会会长入境被拒,澳门保… 兰州布鲁氏菌感染续:学生称实验仅… 【全面深化改革·百姓获得感】让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