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9年12月04日 星期三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阐述中国法治特色,弘扬中国法治精神
印度洋地区大国战略竞争呈现由弱向强加剧态势
发布时间:2019-12-04 09:37 |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


人民网讯  由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中心、云南财经大学印度洋地区研究中心、复旦-云财两洋战略研究院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印度洋地区蓝皮书:印度洋地区发展报告(2019)》发布会近日在京举行。

蓝皮书指出,近些年来,印度洋安全局势的动荡不仅没有缓解,而且出现了恶化的迹象。在南亚,除了美国逐渐撤离阿富汗导致南亚安全局势日趋复杂之外,这一地区的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问题突出,宗教与民族问题始终是这一地区最大的安全隐患。在中东,美伊博弈不断升温。同时,中东也是海盗问题、恐怖主义与宗教极端主义势力的集聚地。在非洲,近年来传统安全问题有所缓解,但非传统安全问题逐渐凸显,成为最严重的安全威胁。

大国在印度洋地区的战略竞争呈现加剧态势

蓝皮书认为,大国在印度洋地区的战略竞争由弱向强呈现加剧态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美国的全球战略重心从以中东和南亚的反恐为主转向集中力量制衡“战略竞争对手”;二是特朗普政府尤其重视美日印澳四国在印度洋的作用, 提升了印度洋在大国地缘战略中的地位;三是美俄围绕叙利亚问题和伊朗核问题展开的战略竞争呈加剧态势。

蓝皮书指出,美国依然是未来影响印度洋国际环境的最大变量。当前,没有任何一个地区像印度洋那样如此集中地汇集了包括美国、日本、印度、澳大利亚、俄罗斯、中国等大国的利益关切。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依然是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也是影响印度洋国际环境的最大变量。

印度洋地区的安全状况仍存在隐忧

总体来看,印度洋地区安全形势稳定、可控。但是,印度洋地区传统安全形势处于从美国主导模式,向多边平衡模式的缓慢转型过程之中。在这一过程中,美国维持传统霸权地位的努力,印度建立新主导结构的冲动,以及中国等国家维持自身航行和经济安全的行为,都将给这一地区的传统安全格局带来影响。但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印度洋地区美国主导、多国参与并存的格局不会有显著变化,传统安全格局和秩序仍将是稳定的、可预期的。在非传统安全问题领域,印度洋地区的安全状况有明显缓和,但也存在隐忧。恐怖主义威胁明显下降,但存在反弹可能。海盗活动的猖獗势头被遏制,但这是国际社会大力投入的结果,治了标还没有治本,也有反弹的可能性。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对印度洋地区的威胁仍然存在,并且存在继续恶化的可能性。

 
 


责任编辑:桑尼
最新文章
世界中文报业协会第52届年会在马尼… 中国综合品牌展览会在多米尼加举行 乌克兰愿“合理妥协”以推动四国峰… 日本10月出口额同比下降9.2% 古特雷斯对美国政府犹太人定居点政… 日本中部国际机场乘客增加 国际航… 中国代表呼吁加强上合组织与联合国… 持续深化中苏石油合作 中国石油尼…
推荐文章
欧空局未来三年重点投资深空与月球… 补给舰首次接受民船补给 “随营军校”加速孵化新型战训人才 强军路上,树起“生命线”的时代标… 打造“空地一体”的战斗小组 当海军10950天,老兵第一次登上军… 北约实战部署“联合地面监视系统” 武器进口变出口 印度转型有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