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9年12月04日 星期三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阐述中国法治特色,弘扬中国法治精神
珠海第四条对澳供水管道工程正式通水
发布时间:2019-10-18 11:05 | 来源:中国新闻网


珠海第四条对澳供水管道工程正式通水

  珠海第四条对澳门供水管道工程17日正式通水。主办方供图

  中新网珠海10月17日电 (邓媛雯 罗步刚)17日上午,“纪念对澳供水60周年暨第四条对澳供水管道工程通水仪式”在珠海洪湾泵站举行。第四条对澳供水管道正式通水,将一改澳门供水原有的单向供水格局,形成更为安全的双向供水,供水能力从50万立方米/天提高至70万立方米/天,将大大提高对澳供水的安全保障率。

  本次活动是由珠海市委市政府主办,珠海市水务局、珠海水务环境控股有限公司承办,以第四条对澳供水管道通水为契机,旨在隆重纪念对澳供水60周年,展现对澳供水历史和成就,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澳门回归20周年。

  据了解,第四条对澳供水管道工程是《粤澳2011年合作框架协议》项目,被列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工程建设内容包括新建供水管道15公里(DN1600),扩建洪湾泵站1座(20万立方米/天),概算总投资5.25亿元人民币,于2016年4月25日开工,今年4月完工,并在6月通过了竣工验收。

  珠海对澳供水60周年展同日揭幕,该展应用丰富的数字化多媒体手段,以“珠澳共济水润濠江”为主题,声像并茂地将珠海对澳门供水60年的历史娓娓道来。

  根据该展展出的史实和资料显示,1959年,竹仙洞水库大坝开工建设,启动了珠海对澳门供水的历史。

  60年来,珠海不断完善对澳供水设施,突破了珠澳两地自然条件的限制,如今已形成“江库连通、库库连通”的供水格局,确保两地在咸潮期间也有足够的原水和优质自来水供应。

  从1986年至2018年,珠海对澳门的原水供应量从2000万立方米增长到超过1亿立方米,多年来始终占澳门原水使用总量的98%以上。

  《源流——珠海对澳供水口述史》一书也于当日在对澳供水60周年纪念馆首发,来自珠海、澳门和广州的三十多位对澳供水的亲历者参加口述,讲述了珠海对澳门原水供应的历史演进过程,展现了珠澳同心协力不断开创原水供应新格局的历史风貌。(完)



责任编辑:张彤
最新文章
阿里“回归”港股 为香港市场再注… 更贴近实际需求,更有温度——在津… “打破沉默,无惧威胁”——香港社… 第六十六届澳门格兰披治大赛车落幕 阿里巴巴正式启动香港上市 香港为“老有所养”加大投入 粤港澳三地首次联办知交会 “港澳… 在大陆的台湾师生热议“26条措施”
推荐文章
世界中文报业协会第52届年会在马尼… 第七十四集团军扎实组织预任参谋集… 中国综合品牌展览会在多米尼加举行 乌克兰愿“合理妥协”以推动四国峰… 日本10月出口额同比下降9.2% 古特雷斯对美国政府犹太人定居点政… 日本中部国际机场乘客增加 国际航… 中国代表呼吁加强上合组织与联合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