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讯(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蒋肖斌)当代青年作家、豆瓣阅读征文大赛首奖得主沈书枝的最新散文作品《燕子最后飞去了哪里》,近日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3月19日下午在北京三联韬奋书店举办新书发布会。这是作者历时三年撰写的长篇散文作品,在完整讲述姐妹五人成长故事的同时,也让乡村生活及其变化,在她工笔般细致的笔下得到温润有光的呈现。
即使在乡下,像沈书枝家这样姐妹五个的,也很少见。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姐妹间相互的照顾与情感的牵念,是作者童年及少年时期最宝贵的礼物。沈书枝以一贯细密工整的文字、冲淡平和的语调,讲述着姐妹五人之间的情感和各自的人生故事。
书中谈及计划生育、读书求学、外出打工等情节,沈书枝用一支干净且克制的笔,记录下一代人的成长,将新一代农村人向城市转移过程中的新奇和因不适带来的痛楚平实地呈现出来。
沈书枝出生于1984年,安徽南陵人,南京大学古代文学硕士,是近年来在非虚构写作领域逐渐暂露头角的青年作家。其作品散见于《人民文学》《文艺风象》等刊物。2013年出版第一部散文集《八九十枝花》,在读者中广受好评。2014年获“紫金·人民文学之星”散文佳作奖。2015年凭借作品《姐姐》获豆瓣阅读第二届征文大赛非虚构组首奖,此次出版的新书也收录了该作品的完整版。
沈书枝的文风继承了中国古典的散文传统,文字平和质朴,字里行间又饱含温情与诗意。曾有评论比喻她的文字“如同薄暮时分眺望平原地区的山峦,隐隐的轮廓轻微起伏,有说不出的优美淡远”,但是“又别有一种贴近泥土的沉稳和扎实”。这与她的乡土生活经验有很密切的关系。
对沈书枝而言,撰写《燕子最后飞去了哪里》一书,是她回顾过去、认识家乡的过程,更是确立“自我”的过程。她的作品大多根植于养育她的那一方水土——安徽岭南的一个小村庄。沈书枝曾在文章中写道:我想成为一个家乡的自然书写者,想要记录下它风土的变迁和在其土地上的人们的生活与情感,不独艰难而生气自足的过去,也及今日的凋敝和令人疑虑的未来。(文化副刊部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