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中旬,甘肃省民间艺人李海明珐琅艺术馆在兰州创意文化产业园落成揭牌,他多年来创作的40多幅作品在艺术馆集中展出。图为李海明介绍自己用3000多米金丝、历时3年创作出的《说法图》掐丝画。 杨艳敏 摄 说起掐丝珐琅画,2000年出生的兰...
中国网5月20日讯 5月18日,由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指导,天津博物馆和中国移动天津公司、天津九宸数字影像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5G智能互动体验展在天津博物馆开幕。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姚建军,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
5月12日,文旅部市场管理司印发《剧院等演出场所恢复开放疫情防控措施指南》《娱乐场所恢复开放疫情防控措施指南》等通知,指导演出场所、娱乐场所有序推进恢复开放。通知发布后,人民网文娱部记者就演出场所、娱乐场所恢复开放情况进行...
编者按: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以艺战疫,凝聚起磅礴力量。受疫情影响而推迟召开的2020年全国两会,必将承载人们...
李洋在展览开幕现
我自己是真回去了,而且不是简单地去溜达一圈儿,而是真真切切地和这小说中的几代人一起栉风沐雨,似乎真的在一起共同生活了一百多年。作家王松如此说道。近日,王松最新长篇小说《烟火》面世,很快引发众评论家关注。 长篇小说《烟火》...
一年一度的中央美院毕业季到了,由于疫情,今年的毕业生作品展无法在校园内展出,但可以在云端开启。昨天下午5时20分,2020年央美研究生毕业作品展四大线上展厅正式开放,用一座虚拟美术馆全面展示毕业生的学业成果。 通过扫描二维码或访...
潘啟慧 微刻《清明上河图》 资料图片 4根白头发丝上微刻《琵琶行》 资料图片 过去两三个月,72岁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潘啟慧没有那么忙,不过也没有闲着。他保持着每天坚持练字、画画的习惯,还雕刻了《送瘟神》诗二首和一幅疫情帖。他用《...
新华社兰州5月18日电(记者马莎)甘肃简牍博物馆工作人员高倩如今年有了一个新身份读简班学员。和高倩如一样拥有这个新身份的还有她的同事们。 这个读简班成立于今年3月底,是甘肃简牍博物馆为了让员工熟悉文物、做好文物保护研究工作专...
新华社上海5月19日电(记者 孙丽萍) 记者从上海音乐学院获悉,在中国艺术歌曲迎来百年之际,上海音乐学院启动了一系列活动以纪念并弘扬中国本土音乐文化,包括组织专家编撰《中外艺术歌曲大辞典》《中国艺术歌曲百年曲谱》,以及携手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