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1年12月13日 星期一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法治故事,传播法治声音,阐述法治特色,弘扬法治精神
“文化+科技”融合系列报道⑥ | 金东数字:科技加持,重塑文化
发布时间:2021-12-13 10:23 | 来源: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不久之前,山东省科学技术厅发布了首批山东省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名单,青岛两家单位被认定。其中金东数字创意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在文化和科技融合领域取得突出成绩,具有先导性和示范优势的“领军企业”入选,金东数创将数字创意内容、沉浸式体验融入到传统旅游景区、体验场馆,打造传统文化与数字创意科技融合的沉浸式体验。

数字创意技术在近几年呈现井喷式发展,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创新形式直接带来了消费升级,催生出沉浸式产业这一千亿级赛道,金东数创率先布局了沉浸影院、数字文博、沉浸展演、沉浸夜游众多领域,利用沉浸数字空间、AR/VR/MR及5G高新视频等技术,拓展出各类沉浸场景。金东数创文旅产品线总裁黄倩提出:用现代审美和语言方式对文化进行解读,通过科技手段将历史活化,需要创意、文化、科技融合联动,为文化提供了新鲜的亮点和看点。

穿越7000年前的黄河流域,遥望仰韶文化华彩,一个虚拟成像的部落首领正带领游客通过击鼓完成神秘仪式,穿越千年的鼓点让后人得以聆听文明絮语。这就是金东数创打造的仰韶文化遗址数字博物馆中的场景。利用数字化技术、智慧化手段, 让文物回归考古发掘现场和历史场景,将文物等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转化成兼具可视性、学术性、普及性、参与性的知识,贴近和满足公众的求知需求,真正地让文化“活”起来。在青岛,金东数创正通过科技赋能重塑文化的诗和远方。

在仰韶文化发现和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之际,金东数创打造了仰韶文化遗址数字博物馆《邂逅庙底沟人》,生动再现先民从野外到室内、从打猎、制陶到祭祀的社会生活场景。如果仅凭墓葬土壤出土的文物,游客们很难勾勒出一幅5000年前仰韶人喝着美酒、穿着丝绸、住着“混凝土”房屋的生活画面。但红外雷达感应投影触控强、AR弓箭装置等科技手段让游客可以走进部落时代,通过投影大屏和男性与女性分别操纵的小屏,实现三屏联动,游客甚至可以体验聚落生活中的各类职业,体验者点击UI按钮进行职业人物选择,动态元素随之出现在6060*1920的高清大屏中,进行动画效果展示,以此还原庙底沟人的生活场景。

文化与科技相互融合的步伐不断加快,文化新业态、传播新渠道不断出现,科技越来越成为改造和提升传统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关键力量。“结合数字创意、科技创新,把先进的技术融入到博物馆、体验馆、景区当中。用现代人的审美方式和语言方式对文化进行解读,通过科技手段把历史在空间里面呈现和活化,这些转变需要创意、文化、科技融合联动,为文化提供新鲜的亮点和看点。”山东金东数字创意股份有限公司文旅产品线总裁黄倩说。

企业是文化和科技融合的主体,也是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主体。今年,山东省科学技术厅发布了首批山东省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名单,金东数创作为青岛的“领军企业”入选。金东数创将数字创意内容、沉浸式体验融入到文化遗址、传统景区、体验场馆之中,打造了诸如“微梦大梁门”“邂逅庙底沟人”等众多传统文化与数字创意科技融合的沉浸式体验,推动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文化与科技二者的融合将会改变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方式,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生命力;将会重塑文化产业链条和商业模式,引领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将会以发达形态的文化产品对外输出,形成真正的文化软实力。

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发展,是实现文化产业结构合理化发展,突破文化产业传统边界的关键路径。金东以文化科技融合,推动青岛数字创意产业打造文化发展的新平台、拓展文化发展的广阔空间、提升文化发展的质量效益,推动产业增长。对在地文化引人入胜的演绎,背后是金东对于数字创意技术的深耕细作,如金东数创研发的5G高新视频技术全国领先,为青岛在城市竞争中保持竞速优势。目前,金东数创已经布局文化旅游、体验展馆、安全应急三大产品线,除此之外,金东数创还与中科院海洋所共建联合实验室,布局数字海洋,助力青岛的海洋产业加速发展,也预示着金东数创将在更多领域以更多形式,推动青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张芝萌 文/图)

责任编辑:郝媛媛

(作者:张芝萌)

 
  •  



责任编辑:桑尼
最新文章
黔南州“三措施”确保文化市场环境… 东莞多措并举锻造“品质文化之都” 北京市东城区非遗保护中心开启公益… 依托电影文化资源 构建中外文化交… 《湘西民族文库》首发 传承和弘扬… 延安 向着世界一流文化旅游目的地… 一批反映南京大屠杀历史的新书发布 《百川东到海》:用文学书写革命者…
推荐文章
农业农村部部署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 外交部就中国和尼加拉瓜恢复外交关… 农业农村部召开全国农垦改革发展工… 北京2035年轨道交通总规模2673公里 “双碳”出考题 河南在行动 ——一… 江西力争实现 2025年15%公民具备科… 北京启动百个城市公共空间改造项目 超长待机的天地通话如何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