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1年10月08日 星期五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法治故事,传播法治声音,阐述法治特色,弘扬法治精神
《人民日报记者说:好稿怎样讲故事》出版
发布时间:2021-10-08 10:07 | 来源: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8月10日电 (刘颖颖)写好报道要学会讲故事,这在眼下已成共识。然而,好故事到底该怎样讲述?近日,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人民日报记者说:好稿怎样讲故事》便系统回答了这一问题。

这部著作可谓是作者费伟伟38年新闻工作生涯的经验结晶。现任人民日报社地方部副主任的他经历贯穿人民日报社总编室、机动记者组、经济部,还曾任《中国能源报》副总编辑、人民日报社福建分社社长。著有《编采逸兴》《新闻采编评析》《新闻采写评》等,5次获中国新闻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人民日报记者说:好稿怎样讲故事》通过“文以载道”“文贵有物”“文须有序”三部分,从立意、内容、结构三方面针对“如何讲故事”做全面梳理。30多年间,费伟伟在记者与编辑的角色中不断切换,令其对讲好故事这一话题,既有个人实践总结,也有受他人点拨后的心得感悟。作者在书中写道:“于新闻报道而言,更多强调那种态度:力争有一个主旨鲜明的主体,少一点随便出入的‘路人’;多一点主要情节的完整,少一点‘例子举了三个’的碎片。将细节、场景、情节一项一项打捞出来,故事才能有筋有骨、有血有肉‘立’起来。”

通读全书30万字,字字句句透露着作者的凝思。讲故事首先要考虑的是什么?许多人或许从未对此深究。费伟伟在书中分享道:“好故事都是有意义的,而最大的意义,就在于能够反映时代精神,能够和时代主旋律同频共振。所以古人特别强调:‘文章合为时而著’。”短短几句,便阐明了为好故事构建意义的必由之路——了解大局,令人感觉精辟深邃、意味深长。

事实上,针对性、实操性极强,也是本书的特点之一。书中几乎每一篇文章都是针对一个或几个具体的案例展开探讨,进而总结规律,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没有冲突就没有故事》《好故事不能只会“分段式”》《见识独到才会视角独到》……甚至是只阅读这些明晰的标题,都可令读者掌握“讲好故事”的关键线索,一看便懂,读后难忘。

“读这本专著,颇涉联想。”结合新闻工作实践,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米博华将阅读此书的感悟概括为三点:全程学习,要将每日的工作视为汲取知识的功课;全域学习,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看作学习的机会,只要用心,处处皆学问;全效学习,应善于把零碎知识联系起来,形成新知识网络,升级新知识系统。“我确信,伟伟同志对新闻工作不仅痴迷与热爱,而且是善学习、会学习的优秀报人,我们有理由期待他写出更精彩的新著。”

值得一提的是,本书还是“人民日报记者说”系列丛书中“好稿三部曲”的收官之作。前两本著作《好稿是怎样“修炼”成的》与《好稿怎样开头结尾》同样结合具体实例,对好稿的最终成型做了细致且深入浅出的分析,具有较强指导性。其中,《好稿是怎样“修炼”成的》自2018年7月出版至今已加印10多次,市场反响强烈。



责任编辑:桑尼
最新文章
翰墨丹青抒华章:“承先启新——中… 2021中国科幻大会在首钢园开幕 现… 18部(篇)作品获第十一届全国优秀儿… 颐和园博物馆成立 首展展出近三百… 梁思成、林徽因珍贵手稿首次走出清… 文化遗产数字化拉近人与人的距离 “知识漫画”成中国动漫出版主流 第十七届文博会闭幕 展出文化产品…
推荐文章
我国民航运输总周转量、旅客周转量… 铁路等部门全力保障旅客安全顺畅出… 我驻外使领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学习进行时丨重磅!习近平为新时代… 上海:两个"1000亿"重大项目撬动… 东北地区发电采暖用煤实现中长期合… 减费让利再进一步 多机构推支付降… 数字经济成稳增长基石 抢占创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