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1年03月25日 星期四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阐述中国法治特色,弘扬中国法治精神
新疆五个馆藏文物保护修复项目结项
发布时间:2021-03-24 14:55 | 来源:新华网


在新疆博物馆文物科技保护中心,工作人员对彩绘戴面具舞蹈泥俑的颜料层进行加固(3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丁磊摄

新华社乌鲁木齐3月23日电(记者周晔)23日上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以下简称新疆博物馆)五个中国国家文物局重点文物保护项目顺利结项,结项内容包括纺织品、金属、彩塑。

五个馆藏文物保护修复项目历时三年完成,分别为“新疆博物馆馆藏阿斯塔纳出土彩塑保护修复项目(三期)”“于田县博物馆馆藏出土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项目”“新疆五堡、艾斯克霞尔墓地出土纺织品保护修复项目”“喀什地区博物馆馆藏纺织品保护修复项目”“塔城地区博物馆金属文物保护修复项目”。

五个项目共保护修复文物118件/套,其中纺织品文物67件/套、金属文物31件/套、彩绘泥塑文物20件/套。珍贵文物占比较高,其中一级文物14件/套、二级文物6件/套、三级文物11件/套。

本次文物保护修复项目为缓解新疆文物保护力量分散不足的问题,充分利用“新疆文物科技保护工作平台”,以新疆博物馆保护修复力量和技术为主导,集中新疆各地州博物馆保护修复人员,统一在新疆博物馆文物科技保护中心实施修复工作。

在新疆博物馆文物科技保护中心,工作人员展示修复完成的骑马文官俑(3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丁磊摄

在新疆博物馆文物科技保护中心,工作人员展示修复完成的男立俑(3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丁磊摄

在新疆博物馆文物科技保护中心,工作人员展示释迦牟尼鎏金铜佛修复前的照片(3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丁磊摄

在新疆博物馆文物科技保护中心,工作人员整理修复完成的锦缘绢袍(3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丁磊摄

在新疆博物馆文物科技保护中心,工作人员整理修复完成的毛布长衣(3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丁磊摄

在新疆博物馆文物科技保护中心,工作人员在修复宝花凤纹锦袖暗花绮袍(3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丁磊摄

在新疆博物馆文物科技保护中心,工作人员在修复宝花凤纹锦袖暗花绮袍(3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丁磊摄

在新疆博物馆文物科技保护中心,工作人员在进行修复工作(3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丁磊摄

在新疆博物馆文物科技保护中心,工作人员整理修复完成的铁锁子甲衣(3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丁磊摄

在新疆博物馆文物科技保护中心,工作人员整理修复完成的铁锁子甲衣(3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丁磊摄

 
 


责任编辑:桑尼
最新文章
当影视作品的文本缺陷被“爽”所掩… 85后小花:集体来到转型的路口 “明侦宇宙”引领“青年文化” 不想上班的利路修下不了班 濮存昕:波兰导演做的《狂人日记》… 《同一屋檐下》探索“剧式综艺”新… 安昌古镇听越剧 宁波老外滩 时尚新地标
推荐文章
新疆今年安排重点项目350项 上海全面启动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 陕西省中小企业研发和创新再获政策… 重庆:首批50个事项可快捷办证领证 安徽省级电影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出台 广西:计划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 中国人民银行有关部门负责人就金融… 多方合力提供支持,引导社会力量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