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0年10月26日 星期一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阐述中国法治特色,弘扬中国法治精神
170余件文物国博揭秘商代“匿”族
发布时间:2020-10-26 09:44 | 来源:北京日报


  10月24日下午,一个“藏匿”了数千年的晚商贵族——“匿”族携170余件出土文物,与国家博物馆馆藏部分西吴壁遗址出土文物一起,揭开《河东之光——山西酒务头考古成果展》面纱。这也是酒务头遗址出土文物首次大规模公开展出。

  进入展厅,三件青铜器陈列在展柜中,其中最靠门口的一件是子匿方鼎。虽时隔数千年,但器物保存完整,表面饰夔凤纹、兽面纹和雷纹。专家说,商周时期的青铜方鼎,数量远远少于圆鼎,地位更为尊贵。此方鼎内壁一侧铸有“子匿”铭文,应为族徽或人名。

  匿族,如名字一样低调。虽然殷周金文集成中录有匿器,如匿斝、匿乙尊、匿爵、匿铙等,但是匿族不见于任何历史记载,甲骨卜辞也无迹可寻。直到2017年山西省闻喜县酒务头遗址考古发掘启动,“藏匿”了数千年的“匿”族重现天日,为晋南地区晚商遗存补阙。展厅里专门设置了一处沙盘,简洁地说明了酒务头遗址的重要性。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长郑媛解释,这处遗址位于商王朝统治区域的西部边陲,拥有丰富的盐、铜资源,墓地主人所代表的族群在拱卫都城、调运资源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是晚商时期河东地区诸多地方势力中的翘楚。这里出土的青铜器、陶器、玉器、骨器等珍贵文物多达数百件,其中5座带墓道的“甲”字形大墓在墓葬形制、埋葬习俗、器物组合和纹饰风格等方面都体现出与商文化演进过程的同一性,出土青铜器上的“匿”字族徽铭文则为探寻墓地主人的古国踪迹和人文渊源提供了重要的身份标识。也是因为这些重要性,这处遗址被评为“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展厅里,精美的文物重塑着一个个晚商贵族生活的片段。在“边陲礼乐”单元,各式各样的青铜器扎堆儿展出。出土的鼓、铃、铙等,说明当时的乐器种类较前代更加丰富,打击乐器、吹奏乐器在祭祀和战争中得到广泛应用。在“兵戎重地”单元,青铜的钺、斧、戈、镞等悉数展出。专家说,酒务头墓地附近有运城盐池和中条山铜矿带。历史上,盐池出产的食盐对于各王朝的政治、经济、生活显然形成莫大的影响力。匿氏家族可能是商王派驻在此地的高等级人群,确保与殷都畅通的联系,保护并运输资源供给商王朝。因此作为拱卫王畿地区的一道防线,这里势必是兵家必争之处,这也能解释墓地出土了数量众多武器的原因。

  此次展览将持续两个月。(刘冕)

 
 


责任编辑:桑尼
最新文章
川人川话川味故事(新作评介) 演技站“C位”,好演员才能就位 传统“二人台”与民间“二人转”传… 拓展现代戏的创作手法和表现空间 田埂当舞台 老乡唱主角 声乐套曲《敦煌廿咏》发布 网络小说里的逍遥游(解码文学空间… 吴为山雕塑作品走进河南
推荐文章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才是人间正道 智慧工会加速救助服务 进博会场馆及周边重点区域实现5G覆… 精准施策,加快新型消费发展 中国引领全球减排行动的作用举足轻… “中国经济成绩单令人羡慕”(国际… 华北中南部黄淮等地有轻度霾 部分… 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案例报告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