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0年09月09日 星期三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阐述中国法治特色,弘扬中国法治精神
小小藏毯穿越千年 “飞入寻常百姓家”
发布时间:2020-09-09 09:11 |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西宁9月8日电(记者李宁 王金金 周喆)“这张小猫挂毯颜色鲜亮、形象立体,我也要给我家的小狗定制一张,挂在墙上。”在2020青海生态(产业)博览会暨藏毯展上,西宁市民魏薇指着一张制作精良的挂毯说道。

  三千多年前,当地居民就开始编织一种叫“毛席”的原始地毯,可谓藏毯的雏形。藏毯是青藏高原民族传统手工艺品,拥有悠久的历史。

  从远古时期先民用来防潮保暖的地垫,到如今成为点缀家居的装饰品,藏毯见证了高寒地区人类家居需求的变迁。

  中国藏毯协会副秘书长张保青介绍,藏毯是生活在高寒地区的游牧民族用于抵御严寒天气的生活必需品,他们常以牲畜毛发为原材料,编织密度高、毯面薄、便于携带与运输的毛织物。

  “一块藏毯,白天是坐垫,晚上是被子,小块的还能铺在马鞍上。”张保青说,最初藏毯的编制工艺是手捻纱,由于毛纱粗细不匀,旧时的地毯展现出了一种古朴的美。

  “历经千年的文化交融,地毯已不仅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家具用品,更是一份蕴含悠久文化的艺术品,体现了消费者的生活品位。”伊朗客商阿里说,中国人喜欢马,为适应中国市场,他特别设计了“骏马奔腾”“群马饮水”等图案主题的小幅挂毯,受到消费者欢迎。

  “传统藏毯由纯手工制造,流程复杂、人力成本高,一般人很难消费得起。”青海伊丝缘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经理马勇说,近几年来,他们通过借鉴先进工艺,推出一批机织地毯,成本降低,质量也有保证,推动藏毯“飞入寻常百姓家”。

  “如今,随手拍摄一张照片,经过设计加工就能变成一张精美的挂毯。”连续9年参加藏毯展的伊朗客商阿巴斯指着一幅人物肖像挂毯介绍道,“很多人都愿意拿自己的照片来定制挂毯,虽然制作周期比较长,但人们愿意通过挂毯这种特殊的载体来记录生活。”

  对称精美的几何图形组合、雄浑壮美的布达拉宫、栩栩如生的百鸟朝凤图……在灯光的映射下,一幅幅装裱在金色边框中的挂毯显得格外绚丽。

 
 


责任编辑:桑尼
最新文章
广州西关历史文化街区限高18米 敦煌莫高窟探索“窟内文物窟外看”… 梦在樱城 张之路新作《吉祥的天空》举办分享… 2020中国数字出版创新论坛助力提升… 人民出版社推出《在华一年——苏联… 与苏轼来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 福建传统工艺展亮相国博
推荐文章
白俄罗斯总统:可能在宪法改革后提… 关于中国发展服务贸易,权威部门释… 共创服务经济新未来——2020服贸会… 8月份我国外贸出口增长11.6% 民企… 经济修复见效 8月出口继续正增长 26条举措明确未来10年发展目标 北… 建国际数字化大都市 北京发布数字… 8月份中国外贸进出口增长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