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0年09月02日 星期三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阐述中国法治特色,弘扬中国法治精神
审美力·非遗影像公开课︱郑兰香与婺剧
发布时间:2020-09-02 09:50 | 来源:新华网


 

  编者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和独特魅力的直观展现,非遗源自生活,发端民间,是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影像的记录让非遗的表达方式骤然鲜活。

  “审美力,是一个人是核心竞争力”。新华网文化频道联合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共同推出【审美力·非遗影像公开课】之《他们鉴证了文明》系列云端课程。课程创新性地采用“纪录片+公开课”的形态,从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优秀成果中精选20部非遗纪录片,邀请11位非遗专家实时解读纪录片,以“陪同观看、伴随讲解”为理念,从学术角度对影片中所涉及的非遗知识和传承故事进行点评讲解,使观众在欣赏纪录片的同时,更深一层地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要领和内涵,更进一步领会非遗保护的精神和意义,让观众能够在光影中,看懂非遗。

 

  《审美力·非遗影像公开课》第十二期“郑兰香—婺剧”,是2015年支持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成果,在验收中被评为优秀成果,并入选“年华易老,技·忆永存——首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成果展映月”。

郑兰香 

  传承人简介:

  郑兰香(1937—),女,汉族,浙江温州人,国家一级演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婺剧代表性传承人。郑兰香1955年考入浙江婺剧团训练班,师承周越先、徐汝英。1957年参加浙江省第二届戏曲会演,获演员二等奖。1960年郑兰香在杭州主演《牡丹对课》,得到当时观看演出的毛主席的赞赏。1962年进京演出《双阳公主》《僧尼会》,受到周恩来总理两次接见,赢得各界充分肯定。郑兰香继承传统又博采众长,唱腔音色明亮,高音亮而不躁,低音厚而不闷,吐字坚实清晰。她敢于创新,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表演风格,为婺剧的艺术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郑兰香曾任浙江省人大常委、中国剧协理事、浙江婺剧团团长。2001年,郑兰香在武义县创办“兰香艺术学校”,专门培养婺剧人才。

往期回顾:

第十一期:审美力·非遗影像公开课︱王阿牛与绍兴黄酒酿制技艺

第十期:审美力·非遗影像公开课︱季克良与茅台酒酿制技艺

第九期:审美力·非遗影像公开课︱曾金贵与湘剧

第八期:审美力·非遗影像公开课︱刘永周与腾冲皮影戏

第七期:审美力·非遗影像公开课︱沈少三与撂石锁

第六期:审美力·非遗影像公开课︱牛玉亮与口技

第五期:审美力·非遗影像公开课︱郭泰运与朱仙镇木版年画

第四期:审美力·非遗影像公开课︱冯庆钜与杨柳青木版年画

第三期:审美力·非遗影像公开课︱朱小和与四季生产调

第二期:审美力·非遗影像公开课︱刘则亭与古渔雁民间故事

第一期:审美力·非遗影像公开课︱薛生金与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

出品:新华网文化频道、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

策划:袁思陶

统筹:邢贺扬

编辑:常宁、谭雪莉、伊媛、邢贺扬、刘兰芳

 


责任编辑:桑尼
最新文章
9月约新展|赏风雅文物 品古今名画 助力影视产业复苏 2020青岛国际影… 把经典研习列入人生“课程表” 《开学第一课》:榜样引领成长 北京文联成立70周年高峰论坛举行 网络语言为汉语增添活力 最大规模古籍修复成果展亮相国家典… 八月人民好书榜 | 秋凉心静好读书
推荐文章
山东港口青岛港铸造码头“最强大脑… 山东秋粮长势总体良好 丰收在望! 山东:网络食品生产经营须备案 全程… 青岛西海岸新区公开选聘220名管委… 山东聚力高质量发展 省级科技资金… 山东1000多万学生开学 上好“节约… 济南机动车停车费拟调整 纯电动车… 山东:跨境电商开始规模化“卖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