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0年07月24日 星期五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阐述中国法治特色,弘扬中国法治精神
专家学者研讨李瑾诗学作品《谭诗录》
发布时间:2020-07-24 09:31 | 来源:人民网-文化频道


人民网北京7月23日电 诗人李瑾的最新诗学论著《谭诗录:实然非实然之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作家协会、北京大学等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山东、云南、黑龙江等地的诗人,以及人民文学出版社等出版界编辑线上研讨这部作品。

《谭诗录》从心理学、现象学、生存哲学等视角谈论诗歌,内容包括诗歌和哲学、乌托邦、世俗化、虚无、死亡、身体、山水、民族主义、启蒙、自我等五十个核心词汇之间的关系。

在《谭诗录》出版过程中,中国作协副主席吉狄马加、李敬泽以及书记处书记邱华栋撰写评论文章对李瑾的探索予以肯定。

吉狄马加认为,当诗人想当然地使用“诗歌”这一词汇,很少有谁去真正深入探索诗歌这种“主观”表现艺术的面相和内涵时,李瑾对诗歌内涵外延的追寻便成为一种诗歌本体的自觉和个人主体性的确立。李瑾的这部作品完全称得上是一部学术价值很高的诗学沉思录,某种意义上,甚至会创造出新的诗歌逻辑体系和新的理解范式。

李敬泽表示:“通过《谭诗录》我隐约察觉到了作者的某种执念,他似乎想以一人之力解释清楚诗歌的‘元问题’及其派生出来的诸种概念,比如诗歌与故乡、音乐、身体、审美、意识形态、历史、自然权利、异化、象征、山水等等的交互关系。当然,是否能够完成另当别论,但这种玄想式的、默念式的自我对话,无疑开启了理解诗歌本质和属性的一扇幽窗,也无疑对写诗这种人类最纯真的‘活动’提出了另辟蹊径的诠释。”

邱华栋认为:“我读到李瑾的《谭诗录》时,有一种极大的惊喜。他是很有文学追求的,在这部沉思录式的诗学谈话中,以某种我们早已陌生的先秦诸子的思考方式和古代希腊哲人探源世界的诘问与回答的方法,具体而犀利地探讨了诗歌和五十个核心词汇之间的关系,带给了我们洞见和智慧。这么宏阔的视野,深度的思索和凝视,都令我感到他的这本书价值非凡。”

专家学者认为,《谭诗录》是近年来诗学研究上出现的一部极有分量的作品,无论从李瑾的诗歌创作,还是他的诗学阐释,都能感受到“人”之本体始终是他关注和处理的中心。还有诗人谈到,“诗歌即人”是李瑾赋予诗歌本体论的四字“真经”。在《谭诗录》中,用来代指诗歌的代词一直都是“她”,这不全然是作为诗人的李瑾的一个浪漫主义的表达。



责任编辑:桑尼
最新文章
中国国际动漫游戏博览会闭幕 云直… 北京影院复工片单 老片新作齐上阵 行走在儿童文学的现场 把秦始皇陵、华山之巅当舞台 交响… 大水法远瀛观启动数字化存档 圆明… 《似是故人来》江苏卫视开播 邂逅… 昆曲:“百戏之祖”的“网红”基因 《清明上河图 十三郎》:一本只有…
推荐文章
交通运输部:民企将参与重大基础设… 中拉举行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特别外长… 王毅谈中拉特别外长视频会议达成的… 孙春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上的重… 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分别向中俄… 新华社评论员: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 外交部:中方将考虑不承认英国国民…